广西景区“魔毯”惊现故障,1死60伤惨剧,亲历者回忆极速下坠焦味刺鼻

广西景区“魔毯”惊现故障,1死60伤惨剧,亲历者回忆极速下坠焦味刺鼻"/

对于广西一景区“魔毯”故障导致1死60伤的事件,我深感痛心。以下是我对此事件的几点看法:
1. 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此次事故再次提醒我们,景区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景区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游客的生命安全。
2. 事故原因需彻查:对于此次事故,相关部门应尽快查明事故原因,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对景区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反思,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亲历者描述令人痛心:亲历者描述的极速下坠时闻到一股焦味,说明事故发生时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景区在运营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游客的安全感受,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
4. 加强游客安全教育:此次事故也提醒游客,在游玩过程中要提高安全意识,遵守景区规定,确保自身安全。
5. 提高景区应急处理能力:景区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减少事故损失。
总之,此次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从此次事故中吸取教训,加强景区安全管理,确保游客的生命安全。同时,游客也要提高安全意识,共同维护景区的安全环境。

相关内容:

来源:【华声在线】

视频加载中...

全媒体记者 黄亚苹 实习生 滕凤英

“当时,‘魔毯’快速下坠,还能闻到一股焦味。”事故发生3天后,小廖(化名)被诊断为右前臂挫伤,尽管腰部仍有疼痛感,但她感觉“侥幸逃过一劫”。

8月10日13时56分,广西自治州崇左市大新县德天跨国瀑布景区登高观瀑“魔毯”项目发生故障。经初步核实,截至当日18时30分,事故造成1名游客死亡,60名游客受伤;其中,重伤1名、轻伤59名,受伤游客已送往医院治疗。

右前臂挫伤,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伤残诊断标准,小廖故而未纳入“60名受伤游客”之列,已于8月12日出院。其父母、姑姑、姑父4人则转入广西南宁某三甲医院继续接受治疗。

德天跨国瀑布景区“飞天魔毯”内部。 图源网络

“魔毯”极速下坠,她被甩到人堆上

登高观瀑“魔毯”项目即“飞天魔毯”,位于德天跨国瀑布景区中越跨境街与1号观景平台之间,依山而建。

“‘魔毯’突然断(停止上行)了,然后所有人像坐滑梯一样,不受控制地往下滑。你可以想象人叠人是什么样子。”8月12日晚,接受记者采访时,“飞天魔毯”事故亲历者小廖仍心有余悸。她被大新县人民医院诊断为右前臂挫伤,已出院。

“当时,‘魔毯’快速下坠,还能闻到一股焦味。眼看着要撞到前面的人墙,我被甩出去了,落在人堆最上面。”小廖称,在医院拍片、检查后伤势较轻,父母、姑姑、姑父4人已转入广西南宁某三甲医院继续接受治疗。

随后,小廖以“腰还有点疼”“走路不便”“不愿提及”为由,拒绝了记者的进一步采访。

事故调查结果暂未公布,但从现场图片、视频及网友回忆的片段,或许能拼凑“飞天魔毯”事故较为完整的画面。

“飞天魔毯”分为两段,第一段长约186米、体验时长约5分钟,第二段长约230米、体验时长约8分钟;每段“飞天魔毯”又分内、外两条体验道,乘坐者均需转身背朝毯带、双手扶稳、慢慢坐下、前后保持一米以上间距。

本次事故,发生在“飞天魔毯”第二段的内道。

“医院承接33名伤员,其中1名伤员病情比较危重,在PICU(儿童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救治,主要是创伤性的脑部损伤。其他患者,主要以骨折或者脊柱损伤、创伤性的肺部损伤为主,生命体征比较平稳。”广西医科大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部副部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7月初完成“魔毯”维护,游客曾质疑景区服务

2023年1月,贵州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百姓关注”报道称,当月23日德天跨国瀑布景区“飞天魔毯”突然急速下滑,大批游客不得已步行走上山,该事故造成现场人员受伤。景区回应,伤者送医无大碍,设施检修2小时后,于当日下午恢复运营。

而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暑期旺季,该景区做了较为充足的准备。6月6日,该景区曾开展登高观瀑应急救援演练,一线员工及相关职能部门员工共计40余人参加。6月9日,该景区发布公告,为进一步提升和完善项目运营保障能力,“登高观瀑”项目6月11日至7月6日进行停运实施维护保养,7月7日恢复运营。

不过,在记者多方采访中,不少游客质疑该景区服务不规范、有“诱导收费”之嫌。

小红书网友“Momo”提到,7月31日,在乘坐“飞天魔毯”第二段时曾“短暂停了几分钟”;抖音用户“发奋图强”则表示,8月8日“飞天魔毯”同样在运营中途“停了一下”……

“要求间隔1米,但暑假人很多,排队坐‘魔毯’的人占满整个扶梯上段,前一个人刚坐下,后面排队的游客就被催着转身。”一周前,姚先生一家4口在德天跨国瀑布景区乘坐过“飞天魔毯”,“第二段两侧只有塑料隔板,如果机器突然停运是没有任何扶手、落脚点的,现在想想很后怕。”

今年2月,湖南人吴小姐同样前往该景区。“快到终点时,不得不一个劲地扭头看到了没,下魔毯得在转动的传送带上转身。”吴小姐提到,“飞天魔毯”50元/人,由于景区只有一条上行徒步道,在多处曾看到“步行登山约1200级台阶、建议乘坐‘飞天魔毯’登山”的提醒,质疑景区诱导游客体验收费项目。

德天跨国瀑布景区。 受访者吴小姐 提供

“魔毯”无国标,暂时处在监管、检验盲区

作为此次事故中,发生故障的核心设备,“魔毯”到底是什么?

记者采访了解到,“魔毯”原理与货物传送带基本相同,此前大多是滑雪场的代步工具。后来,因建设、使用成本较电梯、缆车等工具更低,魔毯开始出现在自然观光景区,如,恩施地心谷景区、驻马店嵖岈山景区、杭州灵栖洞景区、南昌怪石岭公园、丽水双童山景区等均配有“魔毯”游玩项目。湖南娄底、岳阳、湘西自治州、永州等地的一些景区也引入了同类型设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特种设备总量达2128.91万台,其中包括大型游乐设施2.52万台(套)。

暑期是大型游乐设施等特殊设备安全监管的“高危期”,7月1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视频会议,部署暑期汛期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提出要“查到位”,全面排查、周密管控重大风险;要“检到位”,应检尽检,及时消除问题隐患。

然而,记者采访得知,“魔毯”并非纳入监管范围的特种设备,也没有国家标准约束、规范。

“飞天魔毯不属于特种设备,它就不受到特种设备行业技术标准,以及监察、检测规范要求的约束。如果魔毯运营方需要检测、维修等技术服务,需要自己提出要求。”长沙市特种设备协会秘书长刘建伟提到,“飞天魔毯”的维护保养,是景区经营方与服务供应合作厂家或公司之间的协议或承诺,不受已有特种设备行业标准约束。

刘建伟介绍,目前,关于魔毯的团体标准仅有《滑雪用毯安全》,该标准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在2023年12月发布。

《滑雪用毯安全》提到,欧盟EN标准规定魔毯最大速度为 0.7m/s,中国的自动人行道国家标准规定最大速度为0.75m/s。从德天跨国瀑布景区发布的数据来看,“飞天魔毯”正常运行速度为0.6—1.0m/s,最高运行速度高于欧盟EN标准和自动人行道国家标准。

截至记者发稿前,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德天跨国瀑布景区自8月11起暂时闭园后,仍未开放。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布于 2025-07-16 03:00
收藏
1
上一篇:魔毯奇遇,揭秘魔毯的独特魅力与神奇特点 下一篇:魔毯的五大优势,带你领略科技与舒适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