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培熊猫幼崽即将放归森林?
这萌物战斗力远超想象。

别被黑眼圈骗了,野外大熊猫个个是披着绒毛的生存大师。
傲客第第的野化训练视频看得人姨母笑。

圆滚滚爬树摔个屁股墩,抱着竹笋打滚的样子萌出血。
但镜头没拍到他掰断碗口粗竹子的瞬间——成年熊猫掌击力度超400公斤,犬齿咬合强度排熊科第二。
这哪是萌宠,分明是带着熊科基因的竹林霸主。

野外红外相机记录过震撼画面:发情期公熊猫为争夺交配权,一巴掌拍断小树。
盗猎者陷阱里的成年熊猫,能硬生生扯断钢筋。

那些说熊猫温顺的,怕是没见过它们标记领地时用肛周腺分泌物涂满三米高树干的场景,空气里全是荷尔蒙的警告。
但野培真正的难点不在战斗力。
人工喂养的幼崽要重新学习熊的生存法则:判断哪些竹子纤维素更低,躲避豺狗群围剿时如何靠黑白毛色融进月光阴影,发洪水时怎样准确找到海拔更高的避难岩洞。

傲客第第每天14小时啃老竹,其实在锻炼咬肌力量——野生熊猫臼齿磨损速度是圈养的3倍。
最揪心的是母子分离。

纪录片拍到过,野培母熊会故意藏起食物逼幼崽自己觅食。
等幼熊能独立剖开刺竹取嫩心时,母熊就消失在晨雾里再不回头。
这种残酷才是放归前最难模拟的课程。

看完保护区最新公布的训练日志更懂了。
傲客第第现在爬树故意挑细枝,摔下来十几次才学会受力分析;偷饲养员盒饭被电击项圈教训后,终于记住人类食物有毒。

这些笨拙又倔强的成长,比任何卖萌镜头都珍贵。
所以说野培熊猫哪需要人类担心。
人家祖上八百万年前始熊猫开始,就是靠卖萌外表麻痹猎物,靠熊科底牌横扫山林的狠角色。
等傲客第第的定位项圈自动脱落那天,秦岭深处自会多一位白袜黑手套的江湖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