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正宗猫科成员?揭秘为何被誉为“被开除猫籍”的犬科动物之谜

狮子正宗猫科成员?揭秘为何被誉为“被开除猫籍”的犬科动物之谜"/

狮子被归类为猫科动物,而不是犬科动物,这是因为它们在分类学上属于同一科——猫科(Felidae)。猫科动物包括了家猫、狮子、老虎、豹子、美洲狮等多种猫科动物。
至于为什么会有“狮子被开除‘猫籍’”这样的说法,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1. "公众认知":在公众的认知中,狮子常常被想象成类似狗的群体性动物,因为它们生活在群体中,有类似犬科动物的群体行为。这种认知可能导致了人们误以为狮子属于犬科。
2. "俗语误解":在汉语中,有“开除出籍”的说法,意味着被排除在外。这可能被误解为狮子被从猫科中排除。
3. "媒体传播":不准确的科普或新闻报道有时会传播错误的信息,导致公众对动物分类的误解。
实际上,狮子和猫科中的其他成员在解剖学、遗传学和行为学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它们都有锋利的爪子、猫科特有的尾巴和类似的结构。因此,从科学分类的角度来看,狮子属于猫科是正确的。

相关内容:

狮子是猫科豹属动物,几百年来一直都是生物学界的共识。当看到狮子是犬科动物的说法时,确实有些令人奇怪。关于这个话题源于一篇关于猫科动物与犬科动物的文章评论,其中很多人认为狮子归属于犬科。不仅如此,查询全网,发现拥有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

狮子到底是猫科还是犬科?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人将狮子被开除“猫籍”,归为犬科动物的门下?这先得从现代生物学的分类说起。现代生物分类学体系奠基人林奈在其著作《自然系统》中,首次提出以纲、目、属、种为单位给动物界进行分类,奠定了最基础的生物学分类框架。

为了更清楚地表达分类地位,除了域、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八个主要等级外,还分出了亚门、亚纲、亚目等单元。而分类的依据除了以动物形态解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为基础外,还包括生殖隔离、细胞学、遗传物质等多种依据

经过分类学家对狮、虎、豹等头骨结构的解剖,它们的结构非常相似。现代分子遗传学也表明,狮、虎、豹的共同祖先生活在距今300多万年前,其中狮子和豹的亲缘关系最近,反倒是老虎离它们较远一些。

因此,狮子是根正苗红的猫科动物,这个结论在学术界也是被一致认同的。那为什么会有人把狮子当成犬科动物呢?在看了许多评论之后,大致有这么几个原因。

首先,狮子是群居动物。不同于其他猫科动物的独居习惯,狮子却是另类的存在,总是喜欢成群结队,这和非洲野狗、豺等犬科动物的习性如出一辙。因此会让人觉得狮子是犬科。实际上群居并不是犬科动物的专属行为,一个物种选择群居还是独居,更是和它们分属哪科无关。

即使在犬科群体中,也有像狐狸这样不热衷于群居的动物。世界著名学家克雷格·帕克用了40年的时间研究狮子,发现狮群是典型的母系社会。往往由一群雌狮子和它们的后代固定生活在一起,而雄狮更像是这个群体的过客。

而对比犬科动物中的狼,它们的社会关系往往建立在一对狼夫妻的基础上。狼的种群更像一个家庭,由未成年的小狼帮着父母一起打猎。同时狼群中的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有头狼、二狼的区分,但帕克却没有在狮群中找到这种关系。

他还发现,独居的狮子往往也能够养活自己,但当狮群存在时,自然选择的压力还是让它们更多地走向了群居。因此,狮子群居的特性环境因素可能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其次,狮子是食腐动物。猫科大多数都以鲜肉为主,而在狮子的菜单上和犬科一样,都存在着一些腐肉。这一点不可否认,但并不能就此判断狮子就是食腐动物。鲜肉加腐肉的模式在很多肉食动物身上都会存在。

另外,非洲炎热的天气,肉类本身腐败速度就快,如果这也挑剔,那可能面临的是数天或数月的饥饿。这对于主要依靠雌狮打猎的狮群是相当危险的,严重的话,甚至面临灭绝的风险。为了生存也得有苦往下咽。

还有就是狮子的外貌特征。狮子是猫科动物中唯一的雌雄异态生物,雄狮有鬃毛,雌狮却没有。同时狮子的毛色也非常单一,不像花猫、豹子那样身体有明显的斑点。但仅从外表就去判断某一物种的归属显然不严谨,而且鬃毛的出现仅仅是性选择的差异,在许多动物身上都有体现,比如一些雄猫的脸鬃。

至于毛色花纹更是无从谈起,用日常的猫举例,纯色猫并不在少数,而且斑点猫和纯色猫也不存在什么界限,诞下的小猫也会各有差异,难道它也能被归到犬科动物吗?

当然其中的原因还有很多,包括不会爬树、吼叫方式,甚至还有个人卫生、命名名称这样的原因。

回归问题本身,狮子之所以为猫科,不仅从解剖学、细胞、染色体、DNA以及习性、生殖隔离等多个层面多角度论证得出,并不是简单的观察所得。我们必须要承认,狮子属于猫科动物是毋庸置疑的。

发布于 2025-07-14 20:47
收藏
1
上一篇:【动物界全系列】揭秘蜕皮动物总门,奇趣有爪动物门探秘 下一篇:你知道吗?揭秘关于印度的11个不为人知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