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浙A车主注意,经申请批准,限行时段可通行!但需留意这些条件...

非浙A车主注意,经申请批准,限行时段可通行!但需留意这些条件..."/

非浙A车主:经申请批准后,限行时段允许通行!不过……这里可能有一些附加条件或者限制,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
1. "通行证限制":虽然申请获得了批准,但通行证的有效期有限,可能只在特定时间段内有效。
2. "路线限制":虽然可以通行,但可能只能在规定的路线或者道路上行驶。
3. "速度限制":通行时需要遵守特定的速度限制,以确保交通安全。
4. "时段限制":即使获得了批准,也可能只在非高峰时段允许通行。
5. "区域限制":虽然可以通行,但可能仅限于某些区域,不能随意驶入其他区域。
6. "费用问题":通行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7. "特殊情况":在紧急情况下,即使是非浙A车主,也可能被允许通行。
请注意,具体情况可能会根据当地交通管理政策有所不同。建议您在申请批准前,详细咨询相关部门,了解所有相关的规定和限制。

相关内容:

杭州市交警拟推进惠民政策落地:

通过个人申请、自动审核、信息同步,在工作日高峰时段,允许非浙A号牌小型客车在主城区和萧山区错峰限行区域通行,“一年内累计不超过12次,24小时内计一次,也就是早晚高峰均可通行。”

经申请批准后 错峰限行时段允许通行

非浙A号牌车辆“进杭难”有望很快解决

自去年底杭州城市大脑(综合版)上线以来,从最初的治堵到治城,从服务单一部门到多部门数据融通协同,变得日益聪明,也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杭州市公安局交警局负责人介绍,三个月来,城市大脑交通V2.0系统已接入了主城区全部信号灯及60%以上交通视频监控,日均产出警情三万余起。

市公安局交警局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交警部门将利用交通V2.0系统,推进两项惠民利民举措尽快落地。

一是尽力化解非浙A号牌小型客车错峰限行时段“进杭难”问题。以满足外埠人员来杭办事确需为出发点,立足城市大脑交通系统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个人申请、自动审核、信息同步,在工作日高峰时段,允许非浙A号牌小型客车在主城区和萧山区错峰限行区域通行,“一年内累计不超过12次,24小时内计一次,也就是早晚高峰均可通行。”

据悉,目前杭州交警已完成系统开发,并拟定了相关通告,近期就将网上公示,征求社会意见。

另一项举措,是“优驾自动免分”系统。对三个月内没有交通违法行为的驾驶员,首次轻微违法如未系安全带、违反错峰限行规定、城市道路临时停靠点,系统自动识别自动免罚。“目前,该系统已研发完成,进入数据积累阶段。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升级功能,对任何被城市大脑捕获的交通违法行为,第一时间警示驾驶人,促使其遵章守规,安全驾驶。”

停车有望实现全城通停

停车难是几乎所有城市都面临的问题,但杭州的停车难,到底哪里难?有多难?为何难?这三个问题,直到有了城市大脑停车系统,有了城市大脑的数据、算法和算力,才得到精准答案。

“我们始终认为,城市大脑停车系统的建设成果最终要交由市民来体验和评判。”市城管局负责人介绍,今年,目前已覆盖了共计3万余个停车泊位的“先离场后缴费”服务,其升级版在上城区湖滨商圈、下城区武林商圈两个商圈先行试点后,加速在全市推广。同时,城管部门正在开发统一的停车服务平台,只要车主在该平台注册一次,即可在所有接入停车场享受“先离场后缴费”服务,实现“一次绑定、全城通停”。

入场等待、车场找车、出场排队……停车过程中,其实有不少“无效时间”。哪怕每次停车服务能节省30秒,以平均每天40万次停车估算,每天就能为公众节省3000多个小时的无效时间。那么一个月、一年、几年呢?

更重要的是,这无疑将有助于加快停车泊位周转,进而提升杭城停车资源利用效率。“如果能提升10%的利用率,以目前接入的停车位总数估算,相当于释放了约5万个停车位,按一个停车位建造成本20万计算,我们就能为社会带来100亿的效益。”杭州市城管局负责人说。

编 辑 | 胡 建 责 编 | 徐 冏

核 发 | 胡早玲 来 源 | 钱江晚报、杭州交通91.8

发布于 2025-07-13 17:44
收藏
1
上一篇:限行措施疑惑解密!省内各大城市限行指南一网打尽! 下一篇:全球各国“禁足令”推行策略揭秘,这个国家创新身份证尾号“限行”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