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1世纪的年轻人沉迷星座运势时,我们的祖宗其实早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玩起了"高端局"——用北斗七星算命。
夜幕低垂,当你仰望北方那柄闪亮的大汤勺时,可曾想过北斗七星的由来以及代表的深刻含义呢?
下面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被世人熟知,但大部分人却不知道它到底代表着什么含义的北斗七星。

一、北斗七星的基本构成
北斗七星位于大熊座,由七颗较亮的恒星组成。
在现代天文学中,这七颗星按照国际命名惯例分别称为:大熊座α(天枢)、大熊座β(天璇)、大熊座γ(天玑)、大熊座δ(天权)、大熊座ε(玉衡)、大熊座ζ(开阳)大、熊座η(摇光0
在古代北斗七星命名为:
- 斗身(魁部):天枢、天璇、天玑、天权
- 斗柄(杓部):玉衡、开阳、摇光
因为这七颗恒星在夜空中排列成勺状,故民间俗称"勺子星"。

其中天枢至摇光的连线指向北极星,这一特性使其成为古代重要的导航标志。
其次,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可以与四季相互对应,所以在古代它还有着“季节指示灯”的作用。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这一规律被载入《鹖冠子》等典籍,成为古代农耕社会的重要历法依据。
二、各星名称的具体含义
(一)天枢(贪狼星)
"天枢"意为"天的枢纽",作为北斗七星的老大。《晋书·天文志》解释:"北斗七星,一至四为魁,五至七为杓,第一星曰天枢。"在道教文化中,天枢被神格化为贪狼星君,主掌人间的福禄寿考。古代军事应用中,将领常通过观测天枢星的位置来判断进攻时机。《三国志》记载诸葛亮"观天枢而知敌情"的典故。
(二)天璇(巨门星)
"璇"本指美玉,引申为旋转之意。《周髀算经》记载:"璇玑者,谓北极也。"天璇星因其在北斗中的旋转特性而得名。天璇还被视作"法星",是老二,主法务,是七星中的第二把交椅。《史记·天官书》记载其主掌刑狱,宋代提刑官宋慈办案时,常观璇星方位以定审讯时辰。
(三)天玑(禄存星)
"玑"原指古代观测天象的仪器。《尚书·舜典》有"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的记载。天玑星因具有测量功能而得名。在命理学中,天玑星主掌人间禄位,之所以排老三,那是因为它是七星中的财神爷。宋代科举考试时,考生常在考场上寻找天玑星方位,以期获得好成绩:唐代科举制度规定,礼部贡院建筑的七座主殿对应北斗七星,其中藏书阁正对天玑方位。
(四)天权(文曲星)
"权"有权衡、权柄之意。《汉书·律历志》称:"权者,铢两斤钧石也。"天权星象征天赐的权衡之权。在科举时代,天权星被奉为文曲星,主掌文运,是七星中的最有才华的一个。历史记载,北宋大文豪苏轼出生时,其父苏洵曾见"文曲星明",预示其子将成大器。
(五)玉衡(廉贞星)
"衡"指称量轻重的器具。《礼记·月令》记载:"玉衡星见,则平权衡。"玉衡星象征公平正义。古代司法实践中,官员常在玉衡星显时审理案件,以示公正。明代《大明律》中就有相关记载。(六)开阳(武曲星)
"开阳"意为开启阳气。《淮南子》记载:"开阳星明,则阳气升。"在军事上,开阳星被视为武曲星,主掌武功。(七星中的最能打的)
(七)摇光(破军星)
"摇光"指光芒摇曳不定。《史记·天官书》称:"摇光者,主兵革。"因此摇光星被视为破军星,象征战争与破坏。古代兵书《六韬》记载:"摇光星动,宜备兵革。"说明其在军事占卜中的重要地位。
三、命名的历史演变
(一)先秦时期的早期命名
在先秦文献中,北斗七星已有明确记载。《甘石星经》作为中国最早的天文著作,首次系统记录了北斗七星的名称。当时的命名主要基于两个原则:- 方位指示功能:如"璇"(美玉)指代其旋转特性,"玑"(观测仪器)强调其测量功能。
- 军事象征意义:将七星比喻为军事指挥系统中的关键要素。
(二)汉唐时期的系统化命名
到汉代,北斗七星的命名趋于系统化。《淮南子·天文训》中首次完整记录了七颗星的名称及其象征意义:- 天枢:象征天之枢纽
- 天璇:代表天体运转
- 天玑:喻示天象观测
- 天权:象征天赐权柄
- 玉衡:比喻天平的衡器
- 开阳:表示阳气开启
- 摇光:暗示光芒摇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