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其实,细究文化现象,“七”是个存在感很强的数字
如常识性的一周有七天,乐曲中有七个音符,小孩子玩的七巧板,雨后美丽的七彩虹,还有我们古老的计算神器算盘,每列共有七个珠珠。别小看这小小的七颗珠珠,噼里啪啦拨动起来,就是黄金万两。中国古典诗词歌赋中,有七言歌行、七律、七绝,唐代杜甫的《七律·登高》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王昌龄被称为“七绝圣手”。文学艺术的创造繁荣造就了无数的文人骚客,不同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领军人物,像被曹丕点名赞美的“建安七子”,被后世文人津津乐道的“竹林七贤”,还有掀起文学复古思潮的明代“前七子”“后七子”等等。



(二)四大名著中的“七”
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古典四大名著,艺术上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用数字来组合人物讲述故事。这些人物故事涵盖了神话、宗教、民俗、星象等等各个方面,生动形象,寓意深刻。其中,就有不少与“七”有关的故事和人物。《三国演义》中,有两个与七有关的故事千百年来被传为佳话。一是赵云在长坂坡激烈的乱军阵中,七进七出救出刘阿斗,彰显了赵云的侠肝义胆。另一个就是诸葛亮七擒孟获,由此还诞生了一个成语:七擒七纵。说的是诸葛亮为了收心,让孟获心服口服,死心塌地忠于蜀汉,用武力七次生擒孟获,又七次放了孟获的故事。打仗要耗钱粮,会流血牺牲,是很惨烈的大事。人常说“事不过三”,罗贯中却让打仗如同小孩子过家家,你来我往七个来回,只为了捧诸葛亮。幸而罗贯中只是个耍笔杆子写小说的,倘若带兵打仗,该当何如?《水浒传》中,晁盖做了一个梦,梦见七颗星星坠落,恰合北斗七星。于是就有了七星聚义智取生辰纲。认为天意如此,人为就合情合理。何况那生辰纲也是不义之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