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元宵和汤圆,元宵节各地还有这些独特食俗大揭秘

除了元宵和汤圆,元宵节各地还有这些独特食俗大揭秘"/

元宵节,又称灯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除了吃元宵和汤圆,各地还有许多独特的食俗,以下是一些例子:
1. "年糕":在南方一些地区,人们会在元宵节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升。
2. "油果":在福建等地,元宵节有吃油果的习俗,油果是用糯米粉制成的,形状像小金元宝,寓意财源滚滚。
3. "麻团":麻团是江苏、浙江等地的传统食品,外皮酥脆,内馅甜糯,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4. "花生糖":在北方,花生糖是元宵节的传统食品,寓意生活甜美。
5. "汤圆":汤圆在南方尤为流行,除了芝麻、豆沙等传统馅料,还有肉馅、鸡丝等创新口味。
6. "元宵果":在四川等地,元宵节有吃元宵果的习俗,元宵果是用糯米粉和芝麻等材料制成的,口感独特。
7. "糖葫芦":在一些地方,元宵节也会吃糖葫芦,寓意生活甜蜜。
8. "豆沙饼":在广东等地,豆沙饼是元宵节的传统食品,寓意生活美满。
9. "花生酥":在江西等地,花生酥是元宵节的传统食品,寓意生活幸福。
10. "汤圆饼":在湖南等地,汤圆饼

相关内容:

元宵节来临,吃汤圆、滚元宵是最具特色的食俗。不过,元宵节除了吃元宵、汤圆,各地还有不一样的食俗,比如元宵茶、枣糕、面条等等,一起看看吧。

汤圆

汤圆、别称“汤团”“浮元子”,用糯米团包馅料而成,是南方人元宵节食用的传统美食。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的明州(现浙江省宁波市)兴起一种用黑芝麻、猪板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的圆形熟食,煮熟即可食用,这也是最初的汤圆。汤圆因其圆圆滚滚的外形,人们逐渐赋予其团团圆圆的寓意。水煮汤圆是最简单的做法,其实也是最健康的吃法。

元宵

在北方地区,元宵节流行吃元宵。元宵和汤圆长相差不多,不少人误以为是一样的,但二者在制作工艺上差别较大。汤圆是用糯米面团片包馅捏揉而成,而元宵是将馅切成小块,过水扔进糯米面中不断地滚形成大圆球即可。北方人常吃的元宵是芝麻、花生馅,近年也有不少新的口味推出,如腐乳元宵,用腐乳加入莲蓉馅料、花生碎等制作而成。

元宵茶

在陕西,元宵节还有吃元宵茶的风俗。元宵茶是一种在汤面中加入各种菜和水果制作成的“元宵粥”,也叫“元宵茶”。

生菜

在广东,元宵节除了汤圆,还流行吃生菜。由于生菜与“生财”谐音,有财源滚滚之意,所以,生菜是广东人在元宵节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

煎堆

在广东番禺、东莞地区流行元宵节吃“煎堆”,也叫“通心煎堆”、“碌堆”,是一种油炸的球状糯米团。“煎堆”在唐宋时期被称为油锤。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中有记载:“汴中节食,上元油锤。”另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油锤的做法类似现代的炸元宵。

枣糕

在今天的河南西部一带,有元宵节吃枣糕的习俗,认为其带有吉祥如意的寓意。据说枣糕原是清朝宫廷御用糕点,其味香远,入口丝甜,后在民间流行,形成节日美食。

豆面团

云南昆明地区,豆面团是元宵节的主要食物,外表看起来和元宵差不多,做法是将豆炒熟后磨面,用豆面揉团并搓成丸子,再用水煮熟。豆面团口感爽滑,深受当地人喜爱。

新京报记者 刘欢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陈荻雁

来源:新京报

发布于 2025-07-12 11:45
收藏
1
上一篇:细数元宵节里的十大传统民俗风情 下一篇:今日元宵节!带孩子探寻这些传统习俗与经典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