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至,和孩子一起探寻节日由来与习俗

元宵佳节至,和孩子一起探寻节日由来与习俗"/

当然可以。
元宵节,又称为灯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庆祝。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 由来
元宵节的由来有几个说法,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与佛教有关。相传,在古代,元宵节是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成道而设立的。另外一种说法是,元宵节起源于道教,与道教中的“上元节”有关,是道教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还有一种说法与汉武帝有关。据说,汉武帝为了祈求国泰民安,曾命令百姓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祭祀,从此形成了元宵节的传统。
### 习俗
元宵节有许多习俗,以下是一些主要的:
1. "赏花灯":元宵节最热闹的活动之一就是观赏花灯。各式各样的花灯会在这一天被点亮,人们会聚集在灯会中欣赏。
2. "猜灯谜":灯谜是元宵节的传统活动之一。人们将谜语写在灯上,其他人猜灯谜,猜中者可以获得小奖品。
3. "吃元宵或汤圆":元宵和汤圆是元宵节的传统食品。元宵是由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糕点,内含各种馅料;汤圆则是将糯米粉制成圆形,通常也是甜的,内含豆沙、芝麻等馅料。
4. "放烟火":在一些地区,元宵节会有放烟花的习俗,增添节

相关内容:

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

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

古人称“夜”为“宵”,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元宵节的由来

公元前180年的正月十五,

汉文帝刘恒登基大赦天下。

以后每到元月十五,

皇帝都要出宫游玩,

张灯结彩,与民同乐。

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阖家团聚”不同,

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

人们赏花灯,猜灯谜,

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

推向又一个高潮,

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扬又称上元节、小正

元宵节的习俗

吃元宵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由来已久。

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

皆取团圆之意,

象征全家人团圆幸福,年年欢聚。

闹花灯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

正月十五晚上,

街头巷尾,红灯高挂,

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

不一而足,

正如辛弃疾词中所述: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舞狮子

舞狮子,又称“太平乐”。

一般由三人完成,一人充当狮头,

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引狮,

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

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

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

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

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把谜语写在纸条上,

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下面中教君也准备了几个灯谜,

老师和家长们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 打一字 -

点击查看谜底

猜灯谜 打一字

山上还有山——【出】

家中添一口——【豪】

十张口,一颗心——【思】

一只黑狗,不叫不吼——【默】

一人一张口,下面长只于——【拿】

四面都是山,山山都相连——【田】

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省】

以上灯谜老师们都猜出来了嘛?

如果有高难度、更有趣的灯谜,

欢迎和中教君分享。

除了猜灯谜之外,

还可以和孩子们分享以下诗词。

元宵节诗词

十五夜观灯

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正月十五夜灯

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

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时天上著词声。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

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

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

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

两处沉吟各自知。

解语花·上元

周邦彦

风消绛蜡,露浥红莲,

灯市光相射。

桂华流瓦。

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

衣裳淡雅。

看楚女纤腰一把。

箫鼓喧,人影参差,

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

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

钿车罗帕。

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

年光是也。

唯只见、旧情衰谢。

清漏移,飞盖归来,

从舞休歌罢。

元宵灯彩,

映照着人间的烟火与团圆。

今夜良宵,全家团聚,尽享天伦。

愿天长地久,

花好月圆!

文章来源| 中国教育报《今日元宵!这些习俗和诗句,带孩子一起了解》、新华网

图片来源 | 新华网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发布于 2025-07-12 11:44
收藏
1
上一篇:团圆佳节,元宵节核心主题的文化意义与象征解读 下一篇:元宵佳节诗意浓,精选30首经典诗词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