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成墨汁,芦苇塘藕田遭污染,揭秘污染排放者是谁?

黑水成墨汁,芦苇塘藕田遭污染,揭秘污染排放者是谁?"/

黑水如同墨汁,随意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特别是对种藕的芦苇塘,这样的行为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也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这种行为是非法的,需要严肃查处。
关于是谁在向种藕的芦苇塘里排放污染,这通常需要通过以下途径来确定:
1. "环保部门调查":当地环保部门会根据举报或监测数据,对污染源进行排查。
2. "公众举报":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环保部门举报违法行为。
3. "现场调查":环保部门会派遣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采样、检测,以确定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
4. "追溯责任":一旦确定了污染源,相关部门会依法追溯责任,对违法排放行为进行处罚。
为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每个人都应该提高环保意识,共同监督和举报违法行为。同时,政府和企业也应加强环保措施,确保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理,不造成环境污染。

相关内容:

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的陈师傅从事荷藕种植,最近他向新闻热线025-83195110反映说,在他家的藕塘边上有一个芦苇塘,有人24小时向这个塘里排放黑水,陈师傅担心这些黑水会污染生态环境,影响荷藕种植。那么这些黑水究竟是什么成分,又是来自哪里呢?来看记者的调查。

【一根皮管子通向芦苇塘 源头是螃蟹养殖污水】


  在陈师傅的带领下,1月8号,记者在苏州市吴中区滨湖大道附近找了这个芦苇塘,只见一根皮管子正向塘中排放黑水。在芦苇塘的下游,就是一大片藕塘,陈师傅担心黑水不光污染生态环境,还会对荷藕的品质产生影响。


  随后,记者用PH试纸对黑水进行了测试,黑水的PH值大约在6,属于弱酸性。那么这些黑水究竟从哪里来呢?顺着这个皮管子,记者走了1000多米,发现管子的尽头是一个河道,现场有一些工人在作业,有工人表示,他们正在实施河道清淤工程。


  清淤的工人说:“清理河道好排水……这个是清水、这是好水。”对于工人的说法,陈师傅不能认同,他说工人清理的河道属于苏州太湖现代农业发展公司的内部河道,而这个公司主要从事螃蟹养殖,现在通过皮管排向芦苇塘的黑水就是养殖污水。

【河道清淤方式不当 环保部门叫停排污】

  记者了解到,螃蟹养殖产生的污水,里面含有机物和氨氮,这样的污水如果随意排放,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苏州太湖现代农业发展公司为什么要把污水排到附近的芦苇塘?这种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方式有没有得到环保部门的批准呢?


  在苏州太湖现代农业发展公司,记者要求查看相关施工方案,这位负责人却提供不出来。接到记者的举报之后,当地环保办的工作人员立即赶到现场,表示黑水排到芦苇塘没有得到批准,也不符合环保规定。


  由于黑水里含有螃蟹养殖产生的废水,环保部门责令施工方立即停止排放,并现场拆除了排污用的皮管。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环保办主任方浩说:“对整个区域环境这个水质进行检测,根据检测数据进行下一步处理,如果超标排放的话是可以根据相关的法律,对相关的施工人员责任单位进行处理。”

【整治螃蟹养殖污水 当地建立尾水处理系统】

  临湖镇环保办主任告诉记者,为了避免今后类似这样的螃蟹养殖废水再次随意排放,污染环境的情况,当地正在建设蟹塘尾水处理系统。


  记者了解到,在螃蟹养殖过程中,饵料投放以及螃蟹的排泄物都会污染水环境,以往这种污水都是积累在河道中,到一定时间进行清淤,由于管理不规范,就出现了苏州太湖现代农业发展公司类似的偷排污水的状况。为了杜绝养殖废水乱排,去年以来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政府投资了3000多万元对蟹塘进行标准化改造。这个尾水处理系统,通过改造当地河道和蟹塘,将蟹塘排出的废水,自动汇聚到污水处理系统,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系统采用了复合人工湿地和固定化微生物等技术,正式投产后,可服务3000亩蟹塘。

  目前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共有水产养殖面积6000多亩,除了已经改造的3000亩蟹塘,将来这种尾水处理系统还将陆续在当地其他水产中养殖中推广应用。

【今日锐评:农业面源污染不容忽视】

  为了治理养殖废水污染,我们看到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正在落实相关工作,相信一定会有好的结果。现如今,由于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以及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不足而产生的面源污染,加大了对土壤,水体和空气的环境压力,我们必须抓紧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因地制宜推广循环农业模式,引导公众积极参加农村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让我们的山更青,水更绿,生活更加美好。

  (报道/王兵 张健)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于 2025-07-11 20:30
收藏
1
上一篇:探寻黑水县的美丽传说与多彩风情 下一篇:徐晓燕解码绿色农业,黑水虻技术引领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