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风向标”,引领新时代发展的关键指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风向标”,引领新时代发展的关键指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风向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指导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集中体现。
2.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 "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4. "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6. "全面深化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7. "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8. "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9.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0. "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安全、共同繁荣。
这些“风向标”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来源:学习时报

方向问题,特别是政治方向问题是关系党生存发展的首要问题。如果在方向问题上出现偏离,就会犯颠覆性错误,我们对此必须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用“风向标”这一具体化、形象化表达,阐释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问题,蕴含了宏大的战略思维和开阔的国际视野,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把握新形势、分析新问题、展现新作为提供了重要理论依循。

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工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干部观和人才观贯穿始终,牢固树立科学的选人用人理念,不断建立和完善选人用人制度,为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完成不同的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新时代干部人才队伍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和措施,形成了既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选人用人机制。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和提高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扬民主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要有识才的慧眼、容才的雅量、用才的良策,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把“识才”与“识德”统一起来。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新闻舆论工作则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面。伴随着时代与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上,针对新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的新变化,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职责使命、实践要求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了关于新闻舆论工作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一系列重大课题,为新时代开展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方向。新时代开展新闻舆论工作,要继续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保障新闻舆论工作始终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建立和完善舆论监督监管体系,明确舆论监督的权威地位;坚持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寓于各种故事载体之中,让中国声音传向世界。

2017年12月25日至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时强调,中央政治局的同志都应该明史知理,不能颠倒了公私、混淆了是非、模糊了义利、放纵了亲情,要带头树好廉洁自律的“风向标”,推动形成清正廉洁的党风。以上率下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可以看出,坚持以上率下、以身作则、示范全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鲜明风格。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身教作示范,锲而不舍抓作风建设,并突出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中央政治局其他同志坚持从自身做起,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过程中作表率、树标杆,对于端正党风政风,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转变社风民风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2018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政德兴,则正气升、国家强。政德,即为政之德,是领导干部的从政之本、为官之道。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质如同风向标,关系党风政风、民风社风。政德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的范畴,必须勤修不辍。加强新时代党员干部政德建设蕴含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自我革命的实践张力,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信仰自觉、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明大德,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

2019年7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离党中央最近,服务党中央最直接,对机关党建乃至其他领域党建具有重要风向标作用。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进行自我革命,必须从中央和国家机关严起、从机关党建抓起。在党和国家政治架构与组织体系中,中央和国家机关离党中央最近、离核心最近,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中枢”和“参谋助手”,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第一棒”。中央和国家机关要从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出发,在带头上着力,坚持站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更高;在统领上用劲,发挥好政治建设的“火车头”作用,全面推进机关党的建设,为本系统各级党组织作出示范。

2020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强调,领导机关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机关,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对全党全社会都具有风向标作用。榜样是最好的说服,示范是最好的引领。注重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引领、层层示范,既是做好工作的基本方法,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胜利不断走向新的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冲在前、干在先,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越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越需要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深刻认识自身责任,时刻保持警醒,经常对照检查、检视剖析、反躬自省,模范坚守初心使命,进而形成上行下效、整体联动的总体效应,汇聚起万众一心、接续向前的强大力量。

发布于 2025-07-11 18:13
收藏
1
上一篇:风从风尾沿着风杆来——揭秘风向判断的精准技巧 下一篇:风向转变,解码时代潮流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