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深度剖析中国宝岛台湾,地理人文揭秘,发展历程全览,你了解多少?

速看!深度剖析中国宝岛台湾,地理人文揭秘,发展历程全览,你了解多少?"/

台湾,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以下是对台湾从地理人文到发展历程的深度剖析:
### 地理
1. "地理位置":北纬23°30'至25°56',东经119°18'至124°45'。 2. "地形":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中央山脉横贯全岛,海拔高度超过3000米的山峰有数十座。 3. "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4. "海洋资源":台湾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 人文
1. "民族":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包括高山族、回族、蒙古族等。 2. "语言":官方语言为中文,通用闽南语、客家话、高山语等。 3. "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在台湾都有广泛的信仰者。 4. "文化":台湾文化融合了中原文化、南岛文化、西方文化等多种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台湾文化。
### 发展历程
1. "史前时期":台湾最早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 2. "三国时期":据《三国志》记载,孙权曾派将领卫温、诸葛直率船队到达台湾。 3. "隋唐时期":台湾与大陆的联系更加密切,

相关内容:

台湾古称瀛州、夷洲、流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台北,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海域,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台湾省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一大岛、世界第38大岛屿。

台湾岛南北纵长约395千米,东西宽度最大约145千米,环岛海岸线长约1139千米,含澎湖列岛总长约1520千米,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亚太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及重要战略要地。现今的台湾省辖区范围包括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金门群岛、马祖列岛、东沙群岛、乌丘列屿、南沙群岛的太平岛与中洲礁及周围附属岛屿。

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台湾海峡,出现台湾岛。台湾史前时期的考古文化遗存与中国大陆东南地区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台湾史前时期的人类主要是通过台湾海峡南部的东山陆桥,从中国东南福建迁入。

台湾省98%的人口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汉族,其中70%的闽南人、14%从广东省东部地区迁移的客家人,还有14%是1945年后陆续从中国大陆各省份随国民党迁台的移民。剩余约2%则是在17世纪汉族移入前即已定居的台湾少数民族高山族。台湾省现有人口约2350万,70%集中在台湾岛西部的5大都会区,其中以台北都会区最大。

台湾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春秋战国时期称台湾为岛夷,秦朝称瀛州,三国时期称夷洲,隋朝至元朝称流求,明朝中期以后民间对台湾的称呼很多,如鸡笼、北港、大员、台员、台窝湾,后定名为台湾。

明朝万历年间官方正式在公文中使用台湾名称,但明朝时期台湾指代的都是今台湾省台南地区。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称东都,后郑经改称东宁,至清朝时期,官方才将全岛正式定名台湾,并一直沿用至今,而台湾由于物产丰富,又有宝岛之称。

据古文献记载,公元230年,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台湾。隋朝年间,隋炀帝曾3次派人到台湾驻地。此后由唐到宋的600年间,大陆沿海人民,特别是福建泉州和漳州一带居民,为了躲避战乱兵祸,纷纷流入澎湖或迁至台湾,从事垦拓开发。

宋朝时期,澎湖及台湾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大陆和台湾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日渐频繁。元朝时期进一步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及台湾民政,隶属福建泉州晋江县,中国在台湾设立专门政权机构,也自此开始。

明朝以后,大陆与台湾的人民往来不绝。郑和率领舰队访问南洋各国,曾在台湾停留,给当地居民带去工艺品和农产品。15世纪以后,倭寇不断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明朝政府在基隆和淡水二港驻屯军队。明朝福建水师于公元1617年在台南赤崁修建城堡,实施管理,中国政府的管辖权正式及于台湾本岛。

16世纪的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17世纪初,台湾被荷兰和西班牙侵占;到17世纪20年代,大陆居民开始大规模移居台湾。17世纪末,大陆沿海赴台开拓者超过10万人,台湾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社会。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权。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收复台湾。郑氏祖孙三代治理台湾,兴办工商业,发展贸易,开办学堂,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推动了台湾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这在台湾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史称明郑时代。

明郑政权与清政府处于军事对峙状态,1683年,清政府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水陆官兵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从铜山向澎湖及台湾进发,郑军溃败。郑成功之孙郑克塽率众归顺清政府。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属福建省,1885年设台湾省;1895年清政府以《马关条约》割让与日本成为殖民地;之后的整整50年里,台湾岛上的抗日烽火从未熄灭。

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重新恢复了对台湾省的行政管辖;1949年国民党退据台湾,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和台湾海峡,1954年美国同台湾当局签订《共同防御条约》,造成台湾同祖国大陆分离的状况。《共同防御条约》于1979年中美两国建交时废除。海峡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割,也不容分割。

壮丽的海洋、高耸的山岳、多样的自然生态与独特的人文风情,构成了独一无二的美丽台湾。台湾的观光资源十分丰富,从海景到高山,从峡谷到森林,从历史建筑到现代城市风光,都可以在岛上觅到它们的踪影。

富有人文风情、浓厚历史的古城台南、鹿港、大溪等地都聚集了很高的人气;热闹繁华应有尽有的台北、台中、高雄是台湾的城市风貌;遍布台湾小吃美食的各大夜市总是熙熙攘攘;充满度假风情的台东、垦丁则是台湾热门的休闲去处。

台湾自明朝以后,都是中国连接海外乃至欧洲的贸易重地。清末时期,台湾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快速,一跃成为当时全国最先进的省份之一。自1960年代起,台湾推行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曾经名列亚洲四小龙之一,于1990年代跻身发达经济体之列。

台湾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在半导体、IT、通讯、电子精密制造等领域领先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已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国际贸易是台湾的经济命脉,中国大陆是台湾省最大的贸易伙伴。

台湾境内的阿里山、日月潭、太鲁阁峡谷、玉山、垦丁、阳明山等都是著名的自然旅游景点。新北市九份老街、台北市北投区、彰化县鹿港镇、新北市莺歌区等观光小镇地方风情浓厚,是寻幽访古的旅游胜地。位于城市的景点有台湾第一高楼的台北101大厦、台北故宫博物院、台北中山纪念馆、高雄爱河等。

遍布全台的夜市各具特色,小吃美食琳琅满目,台北市的信义商圈、忠孝东路商圈、西门町商圈等都是台湾著名的商圈。台湾不是很大,人口也不多,但是很多文化、事物、景观等还是非常值得去了解,如果亲自去走一遭,可能你能够更加了解台湾的方方面面,对台湾有更深层的认识。

发布于 2025-07-11 00:16
收藏
1
上一篇:台湾省,探秘丰富多彩的农产品世界 下一篇:这些美色,独属昆明!探寻春城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