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卷残荷秋已暮,霜凌枫叶色犹燃——佳联共赏,邀君妙笔续横批之秋韵盎然
残荷映月夜未央
相关内容:
上联:风卷残荷秋已暮,
下联:霜凌枫叶色犹燃。
这幅对联以秋末冬初的景物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季节交替时的自然之美,同时蕴含了深刻的生命哲理。
上联“风卷残荷秋已暮”:
1. 意象运用:"风卷残荷"以动态笔法勾勒出秋风扫过荷塘的景象,"残荷"二字既点明时令已至深秋,又暗喻繁华过后的凋零。
2. 时空意境:"秋已暮"三字收束,将画面延伸到季节的更迭,暗示时光流逝的不可逆性。其中"暮"字精妙,既可指秋季将尽,又可引发人生暮年的联想。
下联“霜凌枫叶色犹燃”:
1. 色彩对比:"霜凌"与"色犹燃"形成冷与暖的强烈反差,白霜的凛冽与枫叶的火红构成视觉冲击。
2. 精神升华:用"犹燃"形容经霜的枫叶,赋予枫叶以抗争精神,暗示生命在严酷环境中依然可以绽放绚烂。动词"凌"字既写实霜降的自然现象,又暗含考验之意。
整体赏析:
1. 对仗工整:"风卷"对"霜凌","残荷"对"枫叶","秋已暮"对"色犹燃",名词、动词、形容词皆精准相对。
2. 意境递进:上联写衰败之景,下联写绚烂之态,形成情感上的转折与升华。残荷的凋谢与枫叶的炽烈构成生命不同阶段的对照。
3. 哲理内涵:通过自然景物传递出"衰败中孕育新生"的辩证思想,枫叶经霜愈艳的意象,可引申为历经磨难反而更加坚强的生命态度。
艺术特色:
炼字精准:"卷"字写出秋风力度,"凌"字体现寒霜威严,"燃"字将静态色彩动态化。
虚实相生:实写风霜景物,虚指人生境遇,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留白艺术:未直接抒情,而情在景中,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这幅对联堪称咏物抒怀的佳作,短短十四字即完成从写景到言志的升华,展现了传统对联"微言大义"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