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关键词,助你轻松读懂地铁X的奥秘

三个关键词,助你轻松读懂地铁X的奥秘"/

1. 交通枢纽 2. 高效出行 3. 城市脉络

相关内容:

6月29日,广州地铁10号线、12号线东西段开通。随着12号线的开通,二沙岛结束了没有地铁通车的历史。南方日报记者 吴伟洪 摄

海珠有轨电车1号线新广州塔站融入“滨水白鹤”设计。资料图片

近半年,广州地铁“大动作”不断——

继去年地铁“首环”全线开通,构成“X”对角线的地铁10号线、12号线在6月29日同日开通。10号线开通西塱至杨箕东段,12号线开通东段二沙岛至大学城南段、西段浔峰岗至广州体育馆段。

从环形“O”,到交叉“X”,广州轨道交通正从“通达”迈向“高质量通达”的阶段。双线齐通的“X”地铁,为老城区“填空”,让对角线直连,挖潜支撑广州文脉、枢纽、商贸中心。

●南方日报记者 郑慧梓

关键词1 “填空”

二沙岛,地铁通。地铁12号线东段,将轨道从大学城拉至二沙岛,结束了二沙岛没有地铁通车的历史。

往南看海珠,10号线滨江东路站的开通,填补了2号线与3号线间,长约6公里的跨江地铁空白。

广钢新城、海珠区东部、白云区西南部也告别了“无地铁时代”。

从站点到区域,新线“查缺补漏”,“填空”中心城区,在更小尺度空间上覆盖地铁空白。

地铁10号线是天河、越秀、海珠、荔湾四大组团中心区的轨道“加密线”,贯穿天河商业中心、珠江新城CBD、广钢新城等城市核心区,西端西塱站与广佛线衔接,既能推动广佛同城化发展,也能够加速中心区人口与外围转移。

地铁12号线全线贯通后可联系白云、越秀、海珠、黄埔、番禺五个区,东南端大学城南站与地铁4号线的换乘,将客流引入中心区,西北部可吸引金沙洲通勤客流往大运量的地铁分流,减缓路面交通压力。

广州地铁2024年年报统计显示,去年超过70%的公共交通出行客流选择轨道交通出行(地铁、有轨电车、城际),地铁出行成为市民公共交通出行的主要方式。

广州市公共交通数据管理中心主任刘兵表示,随着地铁10号线和12号线东西段的开通,广州的地铁线路达到19条,里程超过750公里,中心城区轨道交通800米覆盖率提升至80%,已接近东京(85%)、伦敦(88%)等国际大都市水平。

关键词2 “枢纽”

乘坐地铁新线,“深”是不少地铁车站给人的第一感觉。

“东湖、五羊邨、杨箕东这几个车站都比较深,一方面因为线路站点位于老城区,需要下穿许多既有线;另一方面也与站点要预留与其他线路换乘空间相关。”广州地铁建设公司第一建管部项目工程师张立良说。

站点与站点之间交叠,城市不同方向的客流在地铁换乘间快速转换,提升线网通达的效率。

与地铁“首环”11号线高换乘站比例相类,两条“X”地铁新线也有多个换乘站,地铁10号线开通的12座车站中有5座换乘站,12号线东西段的18座车站中有7座换乘站。

除东湖站外,大学城南站也“晋级”为三线换乘车站,广佛通勤的重要节点西塱站也即将成为广州地铁首座四线换乘枢纽站。多个多线换乘节点分布在城市各个方位,成为局部区域的交通枢纽,支撑城市多中心空间布局。

要从枢纽的角度读懂新线,地铁的枢纽换乘站是一面,地铁与国铁枢纽的换乘是另一面。

此次开通的站点中,包括了与广州白云火车站单向免安检换乘的地铁广州白云站。

在铁路部门于7月1日起实施的新列车运行图中,广州白云站列车运行图升级调整,30对普速列车由广州站迁入广州白云站,这里将成为全国热门方向始发终到新枢纽。地铁广州白云站的开通,对于发挥亚洲最大火车站的客流集散能力至关重要,国铁、城际、地铁在此便捷换乘,构成粤港澳大湾区轨道“四网融合”实践的重要支点。

关键词3 “中心”

“地铁是城市建设实力的体现。”在华南城市研究会创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看来,广州地铁线网已经形成“米”字+环形的框架,构成未来长期发展的基础。

如果说“首环”11号线圈出了广州中心城区的“黄金地带”,那么“X”型对角线的交叉点造就“黄金中心”,对角线四个方向的客流在此交汇。

10号线与12号线交会在东湖站,这里是广州的历史、文化中心之一,与珠江相邻,与二沙岛相望。“东湖春晓”是历代羊城八景之一,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近在咫尺。地铁引流对该站周边区域的激活效应令人期待。

此外,未来10号线杨箕东—天河路段的开通,将接入广州的另一个“中心”——商贸中心万亿级天河路商圈。届时,不到1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将有6个地下轨道站点布设其中。

高密度商业空间与高密度地铁站点相匹配,提高客流交互效率,为广州打造世界级地标商圈、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再添人气。

从中心向四方延伸,轨道上客流的来与往,一如城市中心在呼吸。

依赖“高质量通达”的线网,城市中心能吸纳与释放更多的人气,在一呼一吸间,创造更大价值。

相关

广州地铁新线开通首日客流平稳

海珠有轨电车

新广州塔站今日启用

6月30日,记者从广州地铁获悉,广州地铁10号线和12号线东、西段开通首日,广州地铁线网总客运量830.6万人次,整体客流表现平稳。其中,10号线、12号线开通当天客运量分别为12.2万人次、16.4万人次。10号线客运量及12号线东、西段客运量最大的车站分别为东晓南站、赤沙站、聚龙站,客运量依次为2.95万人次、2.86万人次、1.62万人次。

此外,海珠有轨电车1号线广州塔站于7月1日起启用首班车。焕新的广州塔站坐落于广州塔地标东侧(财富码头旁),与原广州塔东站位置基本重合。市民、游客可通过地铁三号线广州塔站A口或APM线广州塔站2号通道出站抵达,换乘步行约需6分钟。

该站台在原广州塔站的雨棚设计的基础上,融入“滨水白鹤”设计,通过立面与造型的更新、轨行区绿化提升、车站导向标识优化及泛光照明升级,打造出开阔的站台空间。站内面积扩大,约为原来的1.35倍,由开放式站台调整为栏杆围闭式站台,临轨行区增设站台门,划分出独立候车区,实现上、下客区物理分离,有效优化客流动线。

据悉,待广州塔广场平台施工完毕后,二层平台可直达有轨电车站台,地标建筑与特色交通将实现无缝连接,游览体验更加连贯流畅。

发布于 2025-07-10 08:57
收藏
1
上一篇:地铁穿梭,城市脉搏的强劲跳动 下一篇:地铁风华,都市生活的地下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