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行业,真是个屡遭不幸的生意吗?

旅行社行业,真是个屡遭不幸的生意吗?"/

旅行社的生意并不总是倒霉,其成功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旅行社生意的因素:
1. "市场需求":如果旅游需求旺盛,旅行社的生意就会好。例如,在节假日、特殊事件或旅游淡季,旅行社的生意可能会更加繁忙。
2. "服务质量":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如个性化的旅游方案、良好的客户服务以及安全可靠的旅行保障,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
3. "营销策略":有效的营销策略可以帮助旅行社提高品牌知名度,吸引新客户。
4. "竞争环境":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旅行社需要不断创新,提供独特的服务来吸引客户。
5. "政策法规":旅游政策和法规的变化也会影响旅行社的生意。例如,签证政策、安全规定等。
6. "经济环境":经济繁荣时期,人们的旅游消费能力增强,有利于旅行社的发展;而在经济衰退时期,人们的旅游消费可能会减少。
7. "技术创新":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营销和客户服务,可以提高旅行社的竞争力。
总之,旅行社的生意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只要抓住市场机遇,不断创新,提供优质服务,旅行社完全有可能取得成功。

相关内容: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青春没有售价,硬座直达拉萨”......

90后、00后对于旅游的追求,远远大于80后的那一代人。

为什么?

因为这几十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大家消费随着升级了。

同时,国内的交通设施,如飞机、高铁都让人出行变得十分方便。

年轻人往往因为早上打开音乐软件,听了一边许巍的“曾梦想仗剑走天涯......”,下午就买了票坐上高铁去往了冈仁波齐;

打开电视,看到那位女教师说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立刻就决定请几天假,去往向往已久的苍山洱海。

当然,夸张了一些~

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大,财富也不自由,

只能把旅游当作是缓解个人烦恼生活的一种解药。

可以看一下中国旅游研究院公布的数据:

2024年,全国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比上年同期增加7.24亿,同比增长14.8%。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5.7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0.84万亿元,同比增长17.1%。

2024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假日城乡居民日均出游人次全面超过2019年。

可以说是虽然大众消费有所降级,但旅游市场依旧变得更加火爆。

那么,

旅游市场火爆,

旅行社生意是不是变得更好了呢?

按道理说应该是这样的。

很多人也是这么认为的,并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商机。

根据文旅部发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显示:

截至2024年底,全国旅行社总数为6.4万家,相较2019年,净增2万多家。

旅行社行业好像也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现实却是极为残酷的。

5月30日,文旅部公布2024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

2024年末,全国共有旅行社64616家。根据旅行社填报系统数据显示,全年全国旅行社营业收入5657.7亿元,营业利润37.8亿元。

啥意思?

就是说,

旅行社辛辛苦苦干一年,平均下来,

一个月的盈利只有不到6000块钱,

还不如一个上班白领赚的多。

所以,你看,

一边是旅游市场十分火热,旅游人数屡创新高;

一边是旅行社数量增加,利润却不断下降。

很多旅行社其实一直处在生死的边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知道,对于旅行社来说,赚钱的方式就是组团,

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低价团,另一种是精品团。

先说低价团,客户主要是老年人,因为便宜嘛。

就像什么“298云南六天五晚游”“百元畅游海南”等等这样的广告,

年轻人一看就知道是套路,随便上网一搜就对里面内幕一清二楚,真实下单的很少。

但老年人对互联网不了解呀,信息差依旧存在。

旅行社也知道,老年人的钱不好赚,但是好骗。

以一个“云南六日游”低价团为例,我们算一笔账,

假如常见的每人团费1000元左右,费用包含了往返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成本,就这些就远超这个价格了。

假设往返机票800元,每晚住宿100元,五晚就是500,每天吃饭按100算,5天是500元,这还没算到景点费用、导游费用以及其它杂七杂八的费用。

简单一算,成本至少在3000元以上。

你想想旅行社靠什么盈利呢?

肯定是游客购物消费呗!

低价团基本上都是到景区快速逛一圈,后面大量的时间都是被带到各种特产店、珠宝店等。

旅行社和商家达成协议,从游客的购物中获取高额的回扣。

但这种模式现在是越来越难以为继。

因为,一是信息太透明了,大家天天刷视频,老年人对这种套路也了然于心了。

另外就是,很多老年游客直接表示不购物,在购物店也是躺平,

你敢强制消费,我就敢发抖音。

相关部门也对旅游购物市场管理越来越严格,旅行社这种靠购物回扣盈利的空间越来越小。

很多情况下这种低价团都沦为了赔本赚吆喝!

既然低价团不好做,自然旅行社更多转向了精品团。

按理说,精品团费用高,带给客户的体验也更好,利润更大,是旅行社的首推。

但其实,面对如今精明的00后,精品团的生意并不顺利。

00后本身就是在信息轰炸的洪流中长大的,

想骗他们?简直是难入上青天!

他们可以提前在企业查询软件上查该旅行社的注册资本和投诉记录;

他们会把餐标、车程、路线等等都要你确认并留下相关记录;

他们会要求确认"司机是否有连续三年无事故记录""车辆是否安装行车记录仪""景区接驳车是否为官方运营"等各种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这些都是00后被媒体宣称或者自身经历的各种旅行团”缺斤短两“的经历所逼出来的。

一旦旅游实际与宣传不符,

例如,宣传中的网红打卡点实际是个荒草土坡,或者承若的路线因各种原因临时改变......

呵呵,

年轻人可不会惯着你。

马上就打电话投诉到文旅局,

要是还不解气,

他们就拿起手机,拍摄成”旅行社诈骗记录“发到抖音上去。

而且,年轻人还掌握了熟练的查找合同漏洞和相关法律协议的技巧。

对于旅行社,

还有一个他们更害怕动作是,

年轻人发小红书差评。

2023年以来,因"社交媒体差评"导致退团的订单占比达42%,而直接投诉到文旅局的仅18%。

现在的年轻人维权,就是行政投诉治不了你,也得让你全网社死。

打开小红书,各种”旅行社避雷“的笔记数不胜数。

年轻人要的是你敢坑我,我就让你再也坑不到别人。

其实,

00后也不是故意找茬,

而是不愿在受”出门在外别较真“”来都来了“这种思想的绑架。

他们认为,花3000块钱你就得提供3000块钱的服务,

这不是挑剔,这是原则。

旅行社不能怪年轻人认死理,这些问题本身就是该行业长久存在的”顽疾“。

外部市场在变,年轻人思想在变,旅行社你是不是也得改变?

当下,

旅行社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

年轻人用较真打破传统套路,用透明化倒逼行业规范。

如果固守过去的老旧模式,只能是坐以待毙。

要做的,

还是需要回归行业初心,以服务品质为本,加强需求创新。

只有能够接住年轻人的”诗与远方“,才能真正握住行业的未来!

发布于 2025-07-09 18:42
收藏
1
上一篇:艰难求生,旅行社半年无营收,半数员工离巢困境 下一篇:2022年旅行社行业变革探析,?原创 || 蓄势待发,行业未来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