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河源远流长,印度关闭两大坝调控水源,引发关注不忘源头之地

印度河源远流长,印度关闭两大坝调控水源,引发关注不忘源头之地"/

印度河的发源地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境内,具体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喀喇昆仑山脉。印度河源头海拔较高,大约在5,000米左右。这条河流流经中国西藏、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最终流入阿拉伯海。印度河对于巴基斯坦尤其重要,是巴基斯坦的主要灌溉水源,对于该国的农业和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印度河的水源问题常常成为该地区国家间关系中的一个敏感话题。

相关内容:

文|文人

所有内容皆有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中及末尾

莫迪政府近年来在水资源问题上频频亮出强硬姿态,此次行动更是将《印度河水条约》推向风口浪尖。

这份条约明确划分了印度河及其六条支流的使用权,拉维河、比阿斯河、萨特莱杰河归印度,印度河、杰赫勒姆河、奇纳布河则是会供巴基斯坦使用。

莫迪上台后多次威胁要“重新审视”条约,甚至提出让印度河改道,此次关闭大坝,印度官方声称是对巴基斯坦“支持恐怖主义”的报复,但外界普遍认为这不过是借口,真正的意图是通过控制水源,在南亚地区争夺主导权。

印度与巴基斯坦围绕水资源的争端可追溯至两国独立之初,1947年英国殖民统治结束时,英国人划定的边界线恰好穿过印度河水系,使印度成为上游国家,而巴基斯坦则处于下游位置,这种地理位置的差异,为两国之间的水资源争端埋下了隐患。

1960年在世界银行的周旋下,印度总理尼赫鲁与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签署了《印度河水条约》,划分了两国使用印度河水系的权利和义务。

这种分配意味着印度获得了总水量约30%的使用权,巴基斯坦获得了约70%的使用权,条约还允许印度在西部河流上进行有限的灌溉使用和不受限制的非消耗性使用,如发电、航行和渔业等。

近年来莫迪政府上台后,印度多次以水资源来威胁巴基斯坦,并且公开表示要“重新审视”《印度河水条约》甚至暗示可能切断巴基斯坦的水源。

印度克什米尔地区4月22日发生重大恐怖袭击事件后,印度立即怀疑对象瞄准巴基斯坦,并立即作出报复手段,暂停执行《印度河水条约》并表示“巴基斯坦不会再获得一滴水”。

水资源武器化

印度政府虽然宣称将切断巴基斯坦的水源,但无论是从技术还是实际角度来看,这一目标短期内难以实现。

印度在西部河流上建设大型水库时有严格限制,只允许建设所谓的“径流式”水电站,这类电站运行时不需要大型水库,只需要小型蓄水池来补偿短期自然河流波动,印度现有的水利设施实际上无法长期拦截水流。

巴加利哈尔和萨拉勒两个大坝建设初期目的是为电力及农业服务的,并不是大规模的蓄洪,所以水坝的容量有限,继续蓄水的话是坚持不了几周的,最终还是要开闸放水。

印度目前的问题是在印度河中缺乏统一的调度系统,无法形成有效合围,哪怕其中一两座大坝暂时关闭,其它支流仍会继续流动,巴基斯坦仍然能够获得水源。

关闭大坝的自损行为

莫迪政府此次关闭大坝的举动不仅对巴基斯坦造成影响,也同样给印度自身带来了严重问题,印度河在进入巴基斯坦之前,需流经印度近千公里的河道。

关闭大坝后,这些地区的河床迅速裸露,导致灌溉中断和居民取水困难,特别是在哈里亚纳邦和旁遮普邦等地区,农民被迫走进干涸的河道寻找尚未蒸发的浅水坑。

这种状况引发了印度民众的不满,一位印度旁遮普邦的农民表示“我们靠印度河灌溉庄稼,现在河水没了,庄稼怎么办?政府说要惩罚巴基斯坦,可我们才是先遭殃的”。

最重要的是印度正面临缺水危机,特别是在旱季,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剧,预计未来几十年印度北部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将更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破坏区域水资源合作机制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印度自身的水资源压力。

美国的警示与地缘政治复杂性

面对印度的激进行动,美国发出了意味深长的提醒“别忘了印度河发源于哪里”,这一表态背后隐含着深刻的地缘政治含义。

美国的提醒点出了关键,印度河的源头不在印度,而在我国西藏,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狮泉河全长约3000公里,流经我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三国。

印度虽然控制着部分支流的上游,但源头水量掌握在我国手中,印度河上游年径流量约2000亿立方米,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我国境内的冰川融水,印度若一意孤行的激化水资源争端,那么印度就要考虑下,我国是否会采取措施针对印度。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评论一针见血“印度若将水资源武器化,可能引火烧身”,这不仅是对印度技术能力的质疑,也是对南亚局势的担忧,如果印度试图破坏区域水资源合作,并以水资源为武器,那么日后可能会被自己的行为反噬。

特别是在当前印度与我国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印度挑战国际水资源合作规则,那么就会为我国提供一个先例,我国若援引印度的做法,对流向印度的河流采取类似措施,后果将更为严重,因为印度对我国水源的依赖远大于巴基斯坦对印度水源的依赖。

总结

印度关闭大坝的举动表面上是对巴基斯坦的强硬回应,但实际上可能适得其反,从技术角度来看印度现有的水利设施无法完全切断巴基斯坦的水源,从经济角度来看这一行动已经对印度自身的农业和能源生产造成了负面影响,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挑战国际水资源合作规则可能为上游国家,如我国提供相似的先例,最终损害印度自身利益。

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南亚地区,恢复对话与合作而非采取单方面的激进行动,或许是解决印巴水资源分歧的更明智途径,毕竟水是生命之源,应成为联结各国的纽带,而非冲突的导火索。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 印度总理莫迪公开放话:要对巴基斯坦断水

极目新闻 印度切断河水,不让“一滴水”进入巴基斯坦,意味着什么?

发布于 2025-07-09 02:00
收藏
1
上一篇:印度河流域四坝之困,关闭支流两坝,巴基斯坦底气十足不畏挑战 下一篇:印度“断水”风波,印度河水源争议,关键流域实在中巴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