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鵟、猴面鹰、黄腹山雀16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见证16只被救助野生动物重返蓝天奇迹

普通鵟、猴面鹰、黄腹山雀16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见证16只被救助野生动物重返蓝天奇迹"/

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这个特别的日子里,16只被救助的野生动物——包括普通鵟、猴面鹰和黄腹山雀——成功重返蓝天,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消息。这些动物在得到适当的救助和恢复后,得以回归自然,展现了人类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成果。
普通鵟是一种常见的猛禽,以其敏锐的视力和捕猎技巧而闻名。猴面鹰则以其独特的面部特征和夜间活动的习性而著称。黄腹山雀是一种常见的鸟类,以其活泼的体态和悦耳的鸣叫受到人们的喜爱。
这些动物的救助和回归自然,不仅是对它们自身生存权的尊重,也是对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以下是一些保护野生动物的措施:
1. "立法保护":通过立法保护野生动物,禁止非法捕猎、贩卖和贸易。 2. "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3. "栖息地保护":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避免栖息地破坏和碎片化。 4. "救助与康复":对受伤或生病的野生动物进行救助和康复,帮助它们重返自然。 5. "科学研究":开展野生动物的科学研究,了解它们的生态习性和需求。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为这些重返蓝天的野生动物感到高兴,并继续努力,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内容:

封面新闻记者 于婷

“翱翔吧”“回家吧”,随着救助笼的打开,普通鵟、猴面鹰、黄腹山雀等16只近期救助的野生动物展翅高飞,重返蓝天,回归自然。

图据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

2024年3月3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我国的活动主题为“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2024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主题宣传活动暨“‘重返蓝天,回归自然’野生动物放归”和“‘护珍稀林木,守人间芳菲’极小种群回归”活动在邛崃市南宝山镇莫岗管护站开展。

图据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

“本次放归的16只野生动物是成都市各家野生动物救护收容机构近期救治的受伤、受困、生病野生动物,经专业救治恢复健康后,通过专家评估并报批后,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实施科学放归。”随后,在莫岗管护站开展了极小种群梓叶槭野外回归活动。梓叶槭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树种,1999年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该物种产于四川西部成都平原周围各县的局部山区,作为槭树科槭属中较为原始的植物类群,对探讨该科的系统演化及地理分布等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次活动共野外回归梓叶槭实生苗300株。

图据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

图据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本次野生动物放归和极小种群回归活动的顺利开展,对于邛崃山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平衡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生态环境原真性完整性。

“成都有哪些神奇的野生动植物?”“如何保护这些自然精灵?”,移步邛崃市河滨广场,工作人员通过悬挂宣传标语、设立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倡议墙签名承诺等形式,向广大市民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知识及法律法规,提升市民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

图据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

与此同时,成都各区(市)县也全面开展“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海报、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为市民科普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意义,营造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浓厚社会氛围。

图据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

图据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

“野生动植物是大自然给予人类永续发展的宝贵馈赠,每个物种都在各自系统中起着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据了解,成都市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根据2023年3月发布数据,已记录高等野生植物(维管束植物)3139种,占全国10.08% ,占全省植物种数28.76% ,包括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85种;记录陆生野生动物75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49种。“下一步,成都还将持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常态化开展日常巡护救助和宣传引导,进一步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发布于 2025-07-08 22:43
收藏
1
上一篇:共享厨房热潮来袭,外卖小哥深度揭秘“无堂食餐厅”现象 下一篇:河北沧州见证康复鸟重返蓝天,翱翔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