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以旧换新"策略引领中国消费市场新增长空间
“以旧换新”是中国政府近年来推行的一项消费促进政策,旨在通过鼓励消费者将旧物品更换成新的,来刺激消费、更新消费结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以下是对“以旧换新”政策在中国消费市场中的作用的详细观察:
### 政策背景
- "经济增长模式转型":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政府希望通过消费升级来推动经济增长。
- "循环经济发展":响应国家关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号召,通过“以旧换新”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
### 政策实施
- "补贴和优惠":政府通过给予消费者一定的补贴或优惠,鼓励他们更换旧电器、家具、手机等耐用消费品。
- "回收体系":建立完善的旧物品回收体系,确保旧物品得到妥善处理,避免环境污染。
### 消费市场影响
1. "消费需求释放":“以旧换新”政策直接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尤其是对中高端耐用消费品的需求。
2. "消费结构优化":政策引导消费者从追求数量向追求品质和环保转变,促进了消费结构的优化。
3. "企业竞争力提升":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需要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以适应新的消费趋势。
### 挑战与机遇
- "挑战":如何确保回收体系的完善,防止旧物品处理不当造成环境污染;如何避免政策执行中的不公平现象。
- "机遇
相关内容: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 刘亮)今年,中国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带动消费市场回暖的同时,也不断打开中国消费新空间。
根据官方部署,今年政策补贴范围有所扩大,不仅将设备更新支持范围扩大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还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三类数码产品给予补贴。同时,还进一步提高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加大家装消费品换新的支持力度。
目前来看,这项补贴政策已陆续吸引不少消费者参与。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月19日24时,超2671万名消费者申请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三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超397万名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487万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64.7万台。此外,在政策带动下,今年以来,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也有明显增长趋势。
今年,提振消费是中国经济工作的“重头戏”。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两新’政策的加力扩围将让补贴覆盖更多消费品和设备,这将直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副秘书长李凝说。
为了让“真金白银”的补贴落到实处,中央和地方进一步强化资金支持。
年初,中央财政已预下达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首批资金810亿元(人民币,下同),支持各地做好政策持续实施的衔接工作。地方上,云南省自1月启动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以来,当地财政部门已支付补贴资金超5亿元;四川目前首批35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全部拨付至21个市(州),拉动家电业市场销售初显成效。
在政策加持下,线下门店也迎来一波“换新消费”高峰。一家重庆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销售负责人介绍,政策实施以来,到店咨询和购买新车的消费者明显增多。在北京市丰台区花乡奥莱村一家手机品牌店里,工作人员表示,实施各类优惠补贴后,店里的一款笔记本产品价格更实惠,每天都有人来咨询,库存一度非常紧张。
在李凝看来,政策的实施将推动消费者更新老旧设备,购买更环保、节能、智能的新产品。同时,也将加速消费市场转型升级,催生新的消费热点和增长点。
“今年‘两新’政策加力扩围,覆盖更多家电品类,如厨卫、智能家居。同时,补贴标准也提高,如单件家电最高补贴2000元,这些利好将进一步释放存量市场潜力,推动消费规模扩大和品质升级。”李凝说。
值得一提的是,以旧换新消费热潮不仅出现在城市,在广大农村地区也拥有庞大市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推动农村消费品以旧换新,完善废旧家电等回收网络。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主任胡冰川表示,这是“以旧换新”时隔十二年再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据胡冰川分析,如今,随着收入水平提升,农村地区在消费品方面展现出产品更新换代的旺盛消费需求。目前,农村地区的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大家电的普及率仍有提升空间,智能家居产品在农村市场的渗透率较低,未来增长空间广阔。同时,新能源汽车推广潜力也大,结合以旧换新政策,可加速农村老旧燃油车的淘汰。
在胡冰川看来,推进农村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不仅有助于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还将推动相关产业的升级与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结合,未来农村市场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