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螃蟹肥美诱人,生吃贪吃需警惕潜在危险
秋季确实是螃蟹肥美的季节,很多人喜欢在这个时候品尝螃蟹的美味。然而,生吃螃蟹或者过量食用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
以下是生吃螃蟹或过量食用可能带来的风险:
1. "细菌感染":螃蟹生活在水中,容易携带细菌,如副溶血性弧菌。生吃螃蟹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2. "寄生虫":螃蟹可能含有寄生虫,如肺吸虫。生吃或未煮熟的螃蟹可能引起寄生虫感染,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3. "过敏反应":部分人群对螃蟹过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
4. "消化不良":螃蟹属于高蛋白食物,过量食用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引起胃胀、胃痛等症状。
为了安全享用螃蟹,以下是一些建议:
- "煮熟食用":确保螃蟹煮熟,杀死可能存在的细菌和寄生虫。
- "适量食用":不要过量食用,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 "注意个人体质":如果有过敏史,应避免食用螃蟹。
- "选择新鲜螃蟹":购买新鲜螃蟹,避免食用已经死亡或变质的螃蟹。
总之,秋季螃蟹虽美味,但也要注意安全,避免生吃或过量食用。
相关内容:
文/羊城晚报记者 薛仁政 通讯员 简文杨 唐小雨
秋风起,蟹脚痒。中秋佳节将至,除了月饼外,螃蟹也是必备的佳肴。据了解,古时候人们就有中秋吃蟹的宴俗,宋代文人张耒曾写道:“遥知涟水蟹,九月已经霜。巨实黄金重,蟹肥白玉香。”足以见中秋时节螃蟹之诱人。
螃蟹如此肥美,它含有哪些营养?食用时又有哪些点要注意?记者专访消化内科专家解答。
螃蟹营养高,却不可贪吃
“螃蟹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张敏副主任医师介绍,螃蟹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适量食蟹可以很好地补充身体所需,帮助身体提高抵抗力。螃蟹还含有丰富的钙、铁、镁等微量元素,适量食用螃蟹可以很好地补充身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
“任何食物都要适量食用,螃蟹也一样。食用过量的话,过多的蛋白质对于消化系统来讲,也是一种负荷。”张敏强调,螃蟹食用过多会增加消化系统负担,容易引起腹痛、腹泻、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还可能导致肠炎。
美味的蟹膏里还含有大量的胆固醇以及脂肪,大量食用后会造成体内胆固醇超标、脂肪含量升高,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如果大量食蟹,可能会造成病情加重,甚至诱发其他并发症。
此外,螃蟹还含有较高的嘌呤,摄入过量会诱发痛风。本身有痛风、高尿酸血症的患者食用后,会加重病情,导致疼痛更加剧烈。
“消化系统较弱的老人小孩、肠胃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尿酸较高的人群要慎吃螃蟹,切莫过量食用。”张敏说,秋季螃蟹肥美,但仍要以尝鲜为主。她建议,不同的人群应根据自身情况适量食用,即使尝鲜也最好不要超过一斤。
生腌螃蟹味道棒?为了健康要熟食!
广东有些地区常吃生腌,中秋时节螃蟹肥美,是否可以吃生腌螃蟹?“淡水蟹不能生腌食用,它含有很多寄生虫和细菌,食用会有极高的感染风险。即使是海水中的螃蟹也不推荐生腌,吃蟹最好要熟食。”张敏表示,螃蟹体内含有大量的寄生虫和细菌,要用高温才能将其中大部分杀灭,生腌使用的白酒、腌料对寄生虫、细菌的杀灭效果远远不够,食用生蟹有较大风险。
此外,即使经过冷冻,螃蟹带有的细菌、寄生虫也不会被全部冻死,只是抑制了病菌的繁殖和生长,当恢复到常温,这些病菌就会大量滋生而产生毒素,因此,吃螃蟹建议还是要高温烹饪。
来源: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