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里甫田姓氏探寻,甫抵明甫山甫尚甫台甫甫能甫国音韵传承

甫里甫田姓氏探寻,甫抵明甫山甫尚甫台甫甫能甫国音韵传承"/

这些词都是汉语词汇,它们的读音如下:
- 甫里(fǔ lǐ) - 甫田(fǔ tián) - 甫姓(fǔ xìng) - 甫抵(fǔ dǐ) - 明甫(míng fǔ) - 山甫(shān fǔ) - 尚甫(shàng fǔ) - 台甫(tái fǔ) - 甫能(fǔ néng) - 甫国(fǔ guó)
在这些词中,“甫”字通常读作fǔ,表示“开始”、“初”的意思。在不同的词组中,“甫”字的意义和读音保持一致。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甫里·甫田/甫姓·甫抵·甫竁·明甫·山甫·尚甫·台甫·翁甫·章甫·甫能·甫甫·古甫国 甫 1.fǔ。1)含义。(1)刚才,如:甫抵(刚到)。(2)古代男子美称。也指“字”。(3)客气、敬语,如:甫竁(cuì。开挖墓穴)、明甫(同“明辅”。贤明的辅弼;证人)、山甫(周宣王时贤臣仲山甫简称)、尚甫(尚父)、神甫(神父)、台甫(询问对方的表字)、翁甫(尊称老者)、章甫(古代一种礼帽)。4)才能够;好容易,如:甫能。5)广大。《尔雅·释诂》:“甫,大也。”

2)姓。(1)单姓。A.《中文大字典》注引《万姓统谱》,黄帝后裔子姓的“宋戴公之子曰皇父,至秦改为皇甫,遂以甫为氏。”《国名纪》载,郙乡、郙亭(故地在今河南上蔡)是古郙国之地,后去邑为甫氏。B.《续通志·氏族略》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曰《古今姓氏书辨证》曰,炎帝姜姓裔孙伯夷为尧之太岳主祭祀(仅次于帝王),“封其后四岳(申、吕、周、甫)为祭祀(相当于“侯”),甫侯子孙以国为氏。”周宣王时由吕国改名甫国。古甫国遗址在今河南南阳西15公里董吕村。《风俗通》称:“甫侯即许文叔(许,周时姜姓国,故城在今河南许昌)。”C.少数民族姓(略)。甫姓名人:春秋时郑大夫甫瑕;唐代有甫枳、甫辙;明朝有甫轻。今分布地较广(略)。(2)复姓。A.西周太师皇父鸾为宋国第十一任君主宋戴公(殷商王室子姓)之子,皇甫氏、皇氏、甫氏皆尊奉其为得姓始祖。B.姬姓二支:一是有皇甫氏、皇父氏、皇氏、甫氏,皆尊奉太师皇甫为得姓始祖。二是春秋时郑国公族有称皇父者,其后代以先祖名字为氏。

3)古國名。《诗经·大雅》:“维申及甫,维周之翰。”见姓氏单姓B.。

4)地名用字。(1)古地名。《诗经·小雅》:“東有甫草,駕言行狩。”(箋)甫草者,甫田之草也。郑有圃田,今郑州市中牟县西圃田澤是也。(2)今地名。如:浙江省武义县新宅镇上甫村;湖北房县尹吉甫镇;新疆疏勒县阿拉甫乡,以及叶城县一带的提孜那甫河。上述地名是否有读“pǔ”者无考。

5)山名。《诗经·魯頌》:“徂來之松,新甫之栢。”《传》:“新甫,山也。”在今 山东省新泰市泉沟镇和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交界处。

2.pǔ。1)通“圃”,种植果木瓜菜的园地。《集韵》:“彼五切,音补(朴)。种菜曰圃,或省作甫。”如:甫草。《诗·小雅·车攻》:“东有甫草,驾言行狩。”《诗经·小雅》:“倬彼甫田。”《诗经·齐风·小雅·甫田》:“无田甫田〔不要(没有)去耕大田〕。”2)古地名。如:甫里,即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该镇有甫港村。3)人名。唐代文学家陆龟蒙居于此甪直镇,因号“甫里”,著有《甫里集》。4)书名。如清康熙年间有明代文徵明《甫田集》刻本(共40多卷)。

“甫”之“pǔ”音,古有出处和俯拾皆是的用例,今有词语、地名、人名、书名读音。因而得到《辞海》的认定。然而,《现代汉语词典》淘汰了此音,有所不该。

发布于 2025-07-08 02:28
收藏
1
上一篇:陕西学者共论,“甫里·甫田/甫姓·甫国”之“甫”字读音之谜 下一篇:说文解字第627课揭秘,面对“台甫”询问,如何得体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