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象征清白女子之谜,探寻古代文化中的纯洁象征及其衍生词汇

黄花象征清白女子之谜,探寻古代文化中的纯洁象征及其衍生词汇"/

“黄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清白女子,主要源于几个方面:
1. "黄花闺女":在古代,黄花指的是菊花,而菊花在秋季盛开,象征着纯洁和贞节。因此,“黄花闺女”用来指代未婚、未受世俗污染的年轻女子。
2. "成语典故":成语“花容月貌”中的“花”和“月”都是美好的象征,而“黄花”与之相比,虽然不如花月般娇艳,但因其清白无瑕,也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纯洁。
3. "文学作品":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诗人常用“黄花”来比喻女子的贞洁和清白。如唐代诗人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有“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里的“绿肥红瘦”中,“红”指代花朵,而“绿”则指代绿叶,暗示了花朵的凋零和生命的短暂,与“黄花”的纯洁形成对比。
除了“黄花”,以下词语也有类似含义:
1. "白璧":比喻纯洁无瑕的人。 2. "碧玉":常用来比喻年轻美貌、纯洁无瑕的女子。 3. "冰清玉洁":形容人纯洁无瑕,如同冰和玉一样

相关内容:

古代常用“黄花闺女”来形容未出阁的女子,以表示她清清白白,就连现在,我们也经常用“黄花”来表示未嫁的女子。那么这个清白女子的代名词“黄花”是指的什么花?为啥不用别的颜色的花来形容呢?未嫁的女子又有哪些别的词可以用来形容呢?

菊花

“黄花”在古代又指菊花,这一称号的主要来源就是古代诗人,有很多古代诗人都将菊花比喻成黄花,时间久了,菊花也就有了这样的一个别称。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来比喻人有节操,所以菊花还有一个名字是节花。古代人一向注重名节,因此,人们在闺女前面加“黄花”,不仅表示这个女子还没结婚,而且说明这个姑娘品德高尚,心灵纯洁,情操贞节,而菊花的贞洁品质就像是未出嫁女子的童真一样。

寿阳公主

相传,“黄花闺女”来源于南北朝刘宋时,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据说这位公主美貌非常,一次无意间梅花落在了她的额间,更是称得其娇艳无比,后来她便常常贴这“梅花妆”,但梅花有时节性,所以后来便用花粉染制,并渐渐民间也开始盛行开来。这些用黄色花粉染制而成的饰物被人们称为"花黄",而贴这“花黄”的又往往是未出阁的少女,所以,后来就有人把"花黄"两字颠倒,用在"闺女"一词前面,构成"黄花闺女"一词。

但这也是民间传说,贴花黄一举其实早在北朝民歌《木兰诗》中出现:“对镜贴花黄”。此外,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认为这“黄花闺女”一词是因为那些未经历人事的少女的额头绒毛是黄色的。这个说法其实就有点夸大其词了,历史也无从考证。

经过漫长的历史洗礼,这个习俗后来慢慢消除,但“黄花闺女”一词却流传至今。

引申:其实古代还有很多词语用来形容未嫁女子。

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年华二月初”,用“豆蔻年华”来表示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宋·陆游《无题》诗:“碧玉当年未破瓜,学成歌舞入侯家。”“破瓜之年”来指女子十六岁,或指八八六十四岁。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笄。”“及笄年华”指女子到了已经可以结婚的年龄。

宋·范成大《元夕后连阴》:“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雷。”“花信年华”指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于年轻貌美的年龄。

《礼记·曲礼上》:“好许嫁;笄而字。”“待字闺中”指尚未出嫁的少女。(凡未出嫁的女子都可用此语,但已订婚的则不行)

《赠妓云英》中的诗句“我未成名君未嫁”。引申出成语“云英未嫁”来泛指成年女子未嫁。

(全文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百科解密APP”

发布于 2025-07-07 22:12
收藏
1
上一篇:港澳台证件办理一站式全攻略,通行证、签注、入台证、护照全解析 下一篇:揭秘10个常被误用的成语,避免尴尬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