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机长视野】揭秘飞行的“黄金法则”,安全飞行的至高准则

头条|【机长视野】揭秘飞行的“黄金法则”,安全飞行的至高准则"/

标题:头条|【机长视野】飞行的“黄金法则”
正文: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航空业在保障旅客安全、提高飞行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在享受便捷航空服务的同时,我们更应关注飞行中的安全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从一位资深机长的视角,来了解一下飞行的“黄金法则”。
一、严格遵守飞行规章制度
飞行规章制度是确保飞行安全的重要保障。机长和机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飞行规定,包括但不限于:
1. 严格按照飞行计划执行飞行任务; 2. 严格执行飞行程序,确保飞行安全; 3. 严格遵循机载设备操作规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严格进行机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飞行任务顺利完成。
二、注重飞行技能培训
飞行技能是机长和机组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为提高飞行安全,机组成员需不断加强飞行技能培训,包括:
1. 定期参加飞行技能考核,确保具备良好的飞行技能; 2. 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高飞行技术水平; 3. 增强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处置。
三、关注飞行环境
飞行环境对飞行安全具有重要影响。机长和机组人员需关注以下方面:
1. 严格遵守天气限制,确保在良好天气条件下飞行; 2. 关注飞行区域内的空中交通管制,确保飞行安全; 3. 严格遵守飞行高度限制

相关内容:

作为世界两大飞机制造厂商,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在各自的训练手册中对飞行员提出了很多安全建议。其中,空客公司在安全理念上提出了著名的“黄金法则”(或“金科玉律”);波音公司有很多安全条例,汇总起来,与空客的“黄金法则”类似。这些安全建议是飞行员必须遵守的基本飞行规则,能帮助飞行员树立正确的飞行意识并指导其飞行行为,在保证飞行安全的同时提高飞行运行效率。

“黄金法则”不断更新

在民航发展早期,飞行员凭经验飞行,优秀的飞行员一定是通过长期飞行不断积累经验而成长起来的。这些如黄金般珍贵的飞行经验经过不断总结,逐渐成为所有飞行员必须遵守的基本飞行原则,并成为飞行的“黄金法则”。例如,飞行员要互相监督,对特殊情况要有提前预判;面对不正常情况,飞行员的首要任务是安全操纵飞机。

飞行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航空器也变得越来越先进,飞行前辈总结的“黄金法则”会不会过时呢?答案是否定的。飞行的“黄金法则”经过大量飞行员的长期实践和飞行运用,现在已经成为民航众多飞行员的安全行为准则。随着现代飞行技术的发展,“人、机、环”界面的更新,新飞机的投入运行,以及新技术和设备的广泛应用,飞行的“黄金法则”不断更新,不仅成为飞行员操纵飞机的原则,还拓展至飞机自动化管理和机组资源管理方面,在飞行员安全文化建设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飞行的“黄金法则”的应用提高了飞行员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使其更加了解驾驶舱设计、通信、非正常程序处置要求等飞行基本原则,以及处理非正常情况需要掌握的相关程序、操纵、运行知识。飞行员对“黄金法则”的严格遵守,统一了标准程序,从而更好地保证了飞行安全。

操纵、导航、通信

在飞行的“黄金法则”中,飞行员首先要知道,在任何条件下总是保证有一名驾驶员在控制和监控飞机飞行,要始终保持飞机驾驶舱里“总有一人抬头”。不论是自动飞行,还是手动飞行或遇到不正常情况,飞行员在任何时候都要先操纵飞机,并按照操纵、导航、通信、管理这一主次顺序进行飞行和精力分配。

对飞行员而言,操纵飞机的原则一定要放在首位。飞行员要知道控制或监控飞机的俯仰姿态,确保飞机按照正确的姿态、坡度、空速、推力飞行;监控飞机的飞行员必须支持操纵飞机的飞行员,积极监控飞行参数,提醒任何过大的偏离,提醒飞机状态的变化,并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标准喊话。

在安全操纵飞机的前提下,飞行员的第二要务是导航,也就是波音公司提醒飞行员的“3H”——飞行员要知道飞机现在在哪里,应该在哪里,怎么去该去的地方(要知道危险天气、地形和障碍物在哪里)。空客公司提出,“两名飞行员作为机组必须保持自己的情景意识,并且立刻解决任何的不确定因素”。这里说的“情景意识”,就是要求飞行员对飞机进行正确的导航。

在确保正确地操纵、导航飞机后,飞行员应该在合适的时机保证通信畅通,并使用标准用语。机组沟通包括飞行员与管制员、飞行员与飞行员、飞行员与客舱乘务员的沟通。有效的机组沟通可以让飞行员利用所有资源,分享飞行意图和目的,并增强机组的情景意识。前不久,某航空公司机组在中断起飞时,飞机还在高速滑跑,副驾驶没有遵守操纵、导航、通信的顺序,急于报告管制员,因反复与管制员沟通,打断了机组思路,影响了机组中断起飞的决策和操作,并酿成了一起不安全事件。

合理使用自动化

波音公司在飞行训练中建议,飞行员在改出飞机不正常状态时首先要考虑使用自动飞行降低机组工作负荷。但该公司在检查单里又建议,遇到空速不可靠故障或者配平故障,飞行员首先要断开飞机自动驾驶仪,脱开飞行指引。其实,这样的表述并不矛盾,与空客公司提出的“任何时候都要合理使用自动化”的安全理念相似。飞行员要深入理解“合理”二字:一方面,现代飞机安全冗余系统能为安全飞行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飞行员要利用自动飞行系统降低机组的工作强度;另一方面,一旦飞机自动飞行系统出现故障,飞行员必须接管飞机,断开自动驾驶仪,进行手动飞行,直接控制飞机航迹。同时,飞行员也要警惕过度依赖自动化带来的人工操纵飞机能力下降等问题。

飞行员要根据情景和任务合理使用自动化,飞行员的判断和选择优先;理解要使用的自动化的含义和现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自动飞行系统;清楚飞机即将出现什么动态反应,并通过监视来评估、验证飞机是不是按照预期来均匀变化的。这也符合飞行的“黄金法则”的第一条,飞行员要操纵飞机,而不是让飞机来操纵飞行员。

理解FMA并交叉检查

在飞行的“黄金法则”中,机组要监控飞机状态,通过飞行方式选择操纵飞机,并通过飞行状态仪表上的飞行方式信号显示(FMA)进行检查。FMA一般都安装在主飞行显示仪表的顶部或底部。飞行员在选择方式、高度、航向后,要在飞行仪表上验证期望的反应结果,交叉检查自动设备的工作模式显示,检查监控方式变化,并实施标准喊话。

飞行员理解并监控、证实、检查FMA的方式变化,可以清楚地知晓飞机正在以何种方式飞行,从而主动掌控飞机的“一举一动”。

现代飞机设计非常先进,从工作强度上来说,完全可以由一名驾驶员操纵。但现在的运输航空普遍实行双人制或多人制飞行,就是要飞行机组对飞行员操纵飞机的所有动作进行交叉检查,并互为备份,防止出错。在驾驶舱内的两名飞行员要明确分工,交叉检查。空客公司建议两名飞行员都应该随时有准备询问、质疑、接管另一名飞行员的工作,这就是机组交叉检查的最后结果。

及时处理非预期情况

飞机上配备训练有素的飞行员,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当飞机发生非预期情况时需要飞行员采取措施。在飞行中,如果发生不正常或紧急情况,飞行机组必须立即决策,进行明确分工,解决飞机轨迹(水平和垂直航径)不符合预期、自动设备工作状态不符合预期和其他系统设备工作不符合预期等问题。如果发生更紧急的情况,飞行员甚至有超越法规规则的最高权力,最终要求是飞行员必须保证飞行安全。

飞行员是“人、机、环”里最重要的环节,要时刻评估预判飞机环境或者飞行机组周边环境的变化,要有能力提前及时处理特殊情况,避免进入更复杂的飞行状态。所以,优秀的飞行员一定能将特殊情况、故障“扼杀”在萌芽状态。

飞行的“黄金法则”多是从飞行事故中总结而来的,体现了飞行发展的客观规律。它要求飞行员时刻操纵、监控飞机,有充分和正确的情景意识,合理使用自动化,理解并正确使用飞行方式,遇到特殊情况要尽可能利用资源寻求帮助。在飞行领域,既没有绝对的安全,也没有捷径可走。“飞行千万条,安全第一条”。飞行的“黄金法则”只对严格遵守标准程序和遵章守纪的飞行员有用。飞行员要牢记“安全”二字,对飞行始终有敬畏之心,让飞行前辈的血不要白流。(《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特约撰稿人姚永强)

发布于 2025-07-07 16:15
收藏
1
上一篇:国之重器巡天际,大飞机铸就民族航空辉煌 下一篇:舌尖上的春日盛宴,拎篮踏青,尽享菜场新鲜味蕾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