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年间,山东东平进士刘公瓘到江南做官,这江南一带山水秀美人杰地灵,自南宋以来就多出才子。这些江南才子见朝庭派来一位北方籍人士来做官,自是不服,于是就想考考刘公瓘,看其有无文化。

一次酒会上,有江南才子出联:“江南千岭千湖千秀才,”然后邀刘公瓘对答。这上联意思很明显,是在言说江南有千万秀山秀水,更有千万有才华的才子,怎么会轮上你一位北方人来做官呢。好个刘公瓘,但见其略一思索,脱口而出“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一时语惊四座,令江南众才子信服。

这联对地真是大气磅礴,气吞山河。江南有千岭千湖千秀才,然而山东有“一览众山小”的泰山,有所有万千读书人的始祖孔子,还有“一水”可溶纳百川。
那么这“一水”到底指的是哪里的一万倾巨浪呢,惟有万倾巨浪方能压得住万千江湖呀。有人说这“一水”指地是济南的趵突泉,然而趵突泉之水虽然奇美,却难免水波小了些;也有人说,这“一水”指的黄河,黄河经山东注入黄海,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然而黄河主要流经的地区,山东并非唯一,也谈不上最主要地区,说“一水”指地是黄河也不太准确,更何况黄河之水也难压江南的长江之水呀。

站在山东,放眼东望,那远方的无际波涛就是古人口中的“东海”。古籍《山海经》把山东之东的渤海、黄河及日本海统称为是“东海”。这“一山一水一圣人”中的“一水”指地就是古书中的“东海”,也就是今天的渤海、黄海及日本海。而这些海,大面积对应地就是山东半岛。

这是我的见解,不知能认同否?愿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