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能否逆袭成绿洲?
塔克拉玛干沙漠,这“死亡之海”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它位于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中心,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维吾尔语“进去出不来”的寓意,就像给这片沙漠贴上了神秘又危险的标签。

这里气候典型大陆性,风沙强烈,温度变化大,降水少。沙漠扩张带来的危害可不少。生态上,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植被难生长,周边绿洲不断被吞噬,物种灭绝风险增加。农业方面,耕地面积减少,土壤沙化贫瘠,农作物生长和产量受严重影响。交通上,流动沙丘埋没公路铁路,沙尘暴降低能见度,影响交通安全。干旱加剧,地下水位下降,居民和牲畜用水困难。空气中颗粒物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鼻塞、咳嗽等症状,长期还可能导致慢性呼吸道疾病。
沙漠变绿洲,听起来像春秋大梦?可事实并非如此。多年来,人们建设绿色阻沙防护带治理风沙。截至2023年底,沙漠周边形成近3000公里绿色阻沙带。锁边合龙后,沙漠扩张得到控制。2023年6月6日,新疆于田县沙漠边缘出现沙漠玫瑰,锁住流沙,实现“点石成金”。

在沙漠边缘,一群治沙人用双手和汗水筑起绿色长城。四十余载,无数治沙人扎根沙漠,他们像沙漠中的仙人掌,坚韧不拔,与风沙战斗。劳改人员治沙,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他们也是治沙力量的一部分,为沙漠治理贡献过力量。
塔克拉玛干是什么意思,就是“进去出不来”,它像一个巨大的谜团,吸引着人们去探索,也考验着人类的智慧和毅力。沙漠玫瑰的出现带来希望,但沙漠变绿洲是一个漫长过程,不能确定何时能完全实现。治沙之路任重道远,但只要坚持,或许有一天,这片“死亡之海”真的能变成绿洲。就像一场与自然的漫长博弈,人类在努力改变着它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