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习主席走进哈萨克斯坦,哈国的官方语言是什么?国菜又是什么?

跟着习主席走进哈萨克斯坦,哈国的官方语言是什么?国菜又是什么?"/

相关内容:

当地时间6月16日,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阿斯塔纳总统府举行会谈。

La 16-an de junio ĉina prezidanto Xi Jinping interparolis kun kazaĥa prezidento Kassym-Jomart Tokayev en la Prezidenta Palaco de Astano, Kazaĥio.


习近平指出,中哈关系历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始终保持高水平运行,这得益于山水相连的地缘优势和世代友好的历史传承,也是两国共谋发展的必然选择。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中哈关系,愿同哈方一道,坚定不移巩固中哈友好,以中哈关系的稳定性和正能量为地区乃至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Xi Jinping diris, ke la rilatoj inter Ĉinio kaj Kazaĥio ĉiam konservas altan nivelon, kio profitas de la geografiaj avantaĝoj kaj la amika historia heredado, kaj estas neevitebla elekto por la komuna disvolviĝo de ambaŭ landoj. Ĉinio ĉiam traktas la rilatojn kun Kazaĥio el strategia alto kaj longtempa perspektivo, kaj volas labori kun la kazaĥa flanko por firme plifortigi la amikecon inter Ĉinio kaj Kazaĥio, kaj kontribui pli multe al regiona kaj eĉ la monda paco kaj disvolviĝo per la stabileco kaj pozitiva energio de tiuj rilatoj.


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哈双方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鲜明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Fronte al tumultaj kaj ŝanĝiĝemaj internaciaj situacioj, Ĉinio kaj Kazaĥio devas firme subteni la internacian sistemon kun la Unuiĝintaj Nacioj kiel la kerno kaj la internacian ordon bazitan sur internacia juro, praktiki veran plurflankismon, kaj protekti la komunajn interesojn de evoluantaj landoj.


托卡耶夫表示,中国是哈萨克斯坦的友好邻邦、亲密朋友和可信赖伙伴。哈中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正进入新的黄金时代,助力两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造福双方人民,堪称国与国关系的典范。哈方愿同中方深化战略互信和全方位互利合作,将两国关系提升到新水平。两国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拓展贸易、投资、工业、农业、能源、交通等领域合作。

Tokajev diris, ke Ĉinio estas amika najbaro, intima amiko kaj fidinda partnero de Kazaĥio. La ĉiama ampleksa strategia partnereco inter Kazaĥio kaj Ĉinio eniras novan oran epokon, subtenante la daŭripovan ekonomian kaj socian disvolviĝon de la du landoj, profitigante la du popolojn, kaj estante inda je modelo de rilatoj inter landoj. Kazaĥio volas labori kun Ĉinio por profundigi strategian reciprokan fidon kaj ĉiuflankan reciproke utilan kunlaboron, levi la duflankajn rilatojn al nova nivelo. La du landoj devas altkvalite kunlabori kadre de "La Zono kaj Vojo" kaj plivastigi kunlaboron en kampoj kiel komerco, investado, industrio, agrikulturo, energio kaj transportado.


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托卡耶夫,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到哈萨克斯坦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哈萨克斯坦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横跨亚洲、欧洲两个大陆,有着很多我们不知道或者不熟悉的风情特色。


哈萨克斯坦的通用语言

是哈萨克语吗?


在哈萨克斯坦,哈萨克语为国语,官方语言为哈萨克语和俄语。


哈萨克语属突厥语系,是哈萨克族所使用的语言。与其他属突厥语系的语言相当接近,相互理解性高,如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以及乌孜别克族使用的语言,尤其与柯尔克孜语和卡拉卡尔帕克语非常相近。据说哈萨克语言是受乌孙语、突厥语以及蒙古语影响的综合产物。


哈萨克语属于突厥语系钦察语支,有把y、i音读成j音的习惯。在古代,哈萨克民族使用现已灭绝的突厥字母,中世纪时与阿拉伯帝国接触并引入伊斯兰教后开始使用阿拉伯字母,在沙俄帝国统治下使用西里尔字母。


哈萨克语元音和谐比较严整,辅音同化现象较多。名词、代词和数词有七个格,比同语族的许多语言多一个造格。语法附加成分的变体较多。动词谓语第一人称单数附加成分除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形式外,还使用短尾形式-m。有关畜牧业的词汇很丰富。


在哈萨克斯坦,哈萨克语并不是占据绝对地位的语言。据中国外交部网站,哈萨克族占哈萨克斯坦总人口的70.6%。然而据2012年数据,会说哈萨克语的人仅占据总人口数的64.4%。即便是哈萨克族人,尤其是居住在城市里的哈萨克族人,对于哈萨克语的掌握,可能还不如俄语。


几乎所有的哈萨克斯坦人(94.4%)都能说俄语。在哈萨克斯坦西北部靠近俄罗斯的城市居民中,俄语通常是第一语言,即使是哈萨克族人也习惯使用俄语。因为俄语在哈萨克斯坦属于不同族裔之间的交际用语。会哈萨克语就能跟大部分人沟通,会俄语则可以走遍哈萨克斯坦。其次,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哈萨克斯坦跟俄罗斯方面的交流合作一直非常频繁,会俄语的人总有更多的工作和晋升机会。


对于俄语在本国的强势地位,哈萨克斯坦曾进行过“去俄语化”运动。


1991年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在独立之初,就立法规定,掌握哈萨克语是每一个哈萨克斯坦公民的义务。与此同时,政府文件都要以哈萨克语为主,各种正式场合必须要使用“国家语言”。然而,政令下达以后,在实际推广中却遇到了重重困难。


18世纪左右,哈萨克斯坦受到沙俄帝国统治,也不可避免地失去了一些自主权和文化。十月革命后,哈萨克斯坦又成为苏联的一部分,哈萨克斯坦人民受益于苏联的强大和进步,但也遭受了苏联的同化和压制。苏联在哈萨克斯坦推广俄语,哈萨克语的书面语也需要用西里尔字母新造的“俄式”哈萨克文进行书写。


由于哈萨克语长期被边缘化,使用面很窄,导致无法用来表述很多近现代的事物。比如,按照“去俄语化”的要求,大学生们的毕业论文要用哈萨克语书写。但他们以及导师,却都不清楚那些概念和理论如何用哈萨克语来表述。所以都是先用俄语写完,再“硬性”翻译成哈萨克语。


更麻烦的是,使用回鹘文传统字母的书写方法在哈萨克斯坦已经失传。现代哈萨克语的书面拼写,使用的是苏联时代用西里尔字母新造的“俄式”哈萨克文(当年的中亚五国均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从本世纪初开始,在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主导下,哈萨克斯坦又开始推行新的拉丁化字母系统,用拉丁文重新拼写哈萨克文,以彻底划清跟俄语的界限。然而,哈萨克语中含有大量的俄语词汇,语法也深刻受到俄文的影响。在把文字强行改成拉丁字母后,很多俄语相关词汇就无法直接转为新的哈萨克文,只能加上大量的撇号,用作解释。这样一套没有经过充分论证和实践的书写系统,就给哈萨克人带来了巨大麻烦。在过去十几年间,几经改良的拉丁文哈萨克语还是没能完全推广开来。那么,俄语只得作为一种“必要的辅助沟通语言”,继续在政府和民间广泛应用。


而更令哈萨克斯坦政府高层担忧的是,打着“去俄化,复兴民族语言”的旗号,一些激进的哈萨克斯坦民族主义者开始跟西方势力勾结,酝酿颜色革命。


于是,2017年,哈萨克斯坦政府又开始大力矫正之前的“去俄语”政策,重新开放关停的俄语学校,并号召政府公务员都必须会用俄语办公!同时又进一步强调了俄语官方语言的地位,默认了如今这种双语并行的状态。


为了使哈萨克语在未来成为科学和教学语言,哈萨克斯坦批准了一项语言政策发展计划,明确到2029年,讲哈萨克语的人口比例将达到84%。对此,“哈萨克语言协会”的官员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目标是达到上述百分比,那么做到这一点并不难,但重要的是这部分人对哈萨克语的掌握程度,也就是说,他们的口语流利程度和书写熟练程度能否达标。现在有很多人声称自己懂哈萨克语,但他们中的不少人都不具备专业的哈萨克语写作能力和流利的口语能力。


哈萨克斯坦有哪些美食?


与哈萨克语中畜牧业词汇丰富的情况一致,哈萨克民族美食反映了哈萨克人民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形成于游牧生活方式的背景下。在古代,哈萨克人民频繁迁徙,他们不使用炉灶,而是在明火上用大锅烹制。人们也更偏爱肉类,烹煮方式十分多样化,吃的时候还搭配各式传统面包制品。饮品通常包括红茶及传统奶类饮品如发酵骆驼奶及马奶酒。传统哈萨克斯坦餐点包括多样前菜,然后是汤品及两样主菜,如抓饭及别什巴尔马克。在牧区,夏天还有宰掉一岁马驹用来宴客的传统。


别什巴尔马克(Beshbarmak)是哈萨克斯坦的国菜,其名称在哈萨克语中意为“五个手指”,一种说法称,别什巴尔马克的传统吃法是用手吃,所以叫做“五个手指”。另一种说法是,要想做出最好吃的别什巴尔马克,使用的肉上的脂肪必须有五个指头那么厚。另一说法是指草原上的五种牲畜。这道菜以去骨马肉或羊肉经长时间炖煮出的醇厚肉汤为基底,搭配手擀面片或宽面条制成,在哈萨克斯坦南部克孜勒奥尔达州部分地区还会用米饭替代面片。作为游牧饮食文化的代表,别什巴尔马克在婚礼、节日宴会及款待贵宾时作为压轴主菜呈现,食用时需要遵循古老分食礼仪:男主人负责切肉,女主人制作面食,顺序是首先老人,其次孩子,接着是近亲和远亲等等。

别什巴尔马克


现代哈萨克美食的形成始于19世纪末,当时哈萨克人民正在向非游牧生活方式过渡。由于畜牧业发达,现当代哈萨克斯坦的民族菜肴主要由肉类、谷物和奶制品组成。


哈萨克斯坦肉类拼盘


马肉非常受哈萨克人喜爱,尽管如今它的食用频率低于羊肉和牛肉。但哈萨克斯坦的特色食品,如熏制马肠卡齐(“Kazy”,意为“肉丸”)等,都是用马肉制成的。很多肉类菜肴的名称并非与食材或制作方法相关,而是与马的身体部位相关。除了马肠,还有熏制香肠“舒祖克”(Shuzhuk),用肉块(羊肉或马肉)慢熬并加入胡萝卜、土豆等熬制的浓稠肉汤索尔帕(Shurpa),以及用洋葱和香料炖制的羊肉、羊内脏库尔达克(Kuerdak)。


菜肴的主要搭配是肉类和面制品。最受欢迎的饮料是用马奶、羊奶和牛奶制成的,茶总是与牛奶、奶油甚至酸奶油一起饮用。哈萨克斯坦乳制品种类繁多。最受欢迎的是马奶酒(Koumiss),是用马奶发酵制成的,味道微酸带气泡,含有轻度酒精,被视为滋补圣品;卡蒂克(Katyk)用酸奶煮沸制成;苏兹玛(Suzma)是一种略带咸味的浓稠酸奶制品;库尔特(Kurt,Qurt)是用苏兹玛加盐和胡椒粉制成的凝乳球,在阳光下晒干,耐储存,可直接啃食或溶于热水调成饮品;艾兰(Ayran)是一种清爽的牛奶发酵饮料,稀释后略带咸味,解腻助消化,可供夏季消暑。


哈萨克斯坦人民的热情好客是一大特色。在餐桌上待客时,客人首先会享用马奶酒,以及发酵乳制品,即骆驼奶制成的舒巴特(Shubat,奶酪)或艾兰。然后,除了茶(通常加牛奶或奶油),还会奉上一种用融化的动物油脂煎制的饺子,还有葡萄干、奶酪干球(Irimshik)和白软干酪(Kurt)。最后,主人会为了客人摆上用马肉或羊肉制成的开胃菜,当然,少不了哈萨克斯坦人最喜欢的“国菜”别什巴尔马克。


除了主体民族哈萨克人,哈萨克斯坦境内也生活着许多其他民族,俄罗斯人、乌克兰人、乌兹别克人、德国人、朝鲜人……他们不仅影响了哈萨克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影响了他们的饮食习惯。正因如此,抓饭、面条等众多菜肴也成为哈萨克斯坦烹饪传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专家认为,哈萨克斯坦是苹果这种植物的发源地之一。当地称野生苹果为阿拉马(Alma),与地名阿拉木图(Almaty,指富有苹果的地区)有所关联。

发布于 2025-07-03 20:00
收藏
1
上一篇:哈萨克斯坦留学生携手共进,助力两国民间相互理解贡献新力量 下一篇:哈萨克斯坦生活成本揭秘,物价高企,唯有面包与巧克力价格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