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崇州元通古镇焕新颜,再现“清明上河图”盛景

成都崇州元通古镇焕新颜,再现“清明上河图”盛景"/

成都崇州元通古镇再现“清明上河图”是一个非常有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的事件。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简要描述:
1. "背景":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著名画作,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华景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这幅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2. "再现场景":成都崇州元通古镇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特别举办了“清明上河图”再现活动。活动现场通过精心布置,还原了画中的场景,让游客仿佛穿越到了北宋时期。
3. "活动内容":活动现场包括以下内容: - "场景还原":按照清明上河图的画面,搭建了繁华的市井、桥梁、船只等场景。 - "服饰表演":演员们身着北宋时期的服饰,展示了当时的风貌。 - "传统技艺展示":现场展示了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等。 - "互动体验":游客可以参与互动游戏,体验北宋时期的生活。
4. "意义": - "传承文化":通过再现清明上河图,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 "旅游发展":此次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为当地旅游业带来了积极影响。 - "文化交流":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
总之,成都崇州元通古镇再现“清明上河图”是一次非常有

相关内容:

4月4日,第271届元通清明春台会在有着1600余年历史的成都崇州元通古镇上演,这条有着“活着的清明上河图”美誉的千年古街,以蜿蜒长龙与绵延不绝的民俗巡游方阵,为八方来客呈现了一场沉浸式传统文化盛宴。

成都崇州元通清明春台会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被誉为“川西坝子第一会”,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当日上午,元通塔下热闹非凡,源于300年前的“金牛闹春祈福”活动拉开了271届元通清明春台会的序幕,再现传统春耕祈福场景。

271名当地中学生,手举271节龙身,自麒麟街浩荡而出,300余米的彩扎巨龙“汇江老龙”腾挪盘旋,与青瓦木楼的古建筑群交相辉映。沿街店铺招旗幡随风飘动,一些“掌柜”身着传统服饰沿街叫卖,再现《清明上河图》般的市井繁华。

游客们跟随着巡游的队伍,在元通古镇中穿梭,观赏各种传统节目,并纷纷拍照留下难忘的瞬间。“这是最能触摸川西文化脉搏的盛会。”来自重庆的游客张先生说。

今年,春台会联合当地科技公司运用塑料光纤等技术,首次将传承了271年的“汇江老龙”点亮,用光纤来模拟龙的胡须,龙身则采用内发光的方式。创新的表现形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让千年古镇焕发出了时代新颜。

作为本届元通清明春台会的重头戏之一,开心麻花团队携创新剧入驻元通古镇,为传统民俗盛会注入时尚艺术基因。在川西文化保护单位黄家大院上演的《捞金晚宴》剧中,“敖二公寿宴”场景特别还原了川西“九大碗”宴席文化,观众边“吃席”边“飙戏”,沉浸感拉满。还有震撼人心的肢体剧《锦城绮梦》,打破语言壁垒,让传统建筑与当代艺术完成超时空对话。

据悉,本次元通古镇“开心麻花”剧场均为免费惠民演出,涵盖喜剧展演、即兴表演、肢体剧及街头艺术表演、巡游、装置艺术、创意市集等多个板块。

此外,春台会期间,四大文化主题活动、19个配套文艺活动及2个物资交易集市活动,将在元通不间断上演。同时,集咖啡面包、动漫、文创为主题的“元气集市”、“桤源慢村”等新消费场景的打造,为游客带来更丰富、多元的出游体验。

据初步统计,清明节当日,元通古镇预计接待游客超3.5万人,旅游综合收入预计超2100万元。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彭超)

发布于 2025-07-02 20:58
收藏
1
上一篇:清明上河,寻访古韵,畅游千年繁华画卷 下一篇:全国358个5A级景区河南篇,穿越千年繁华,探访活着的北宋都城——清明上河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