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心里,这一定是欧洲该有的模样吧,然而事实上,欧洲中世纪被称为“粪便之都”。
满街的秽物导致欧洲发生多次霍乱,英国泰晤士河堆满垃圾流都流不动,“巴黎环城粪便带”高的能把城墙淹没。

我们今天就来解读一下这段历史。
其实欧洲并不是永远都这么脏的,中世纪前的希腊罗马人都非常爱干净,尤其是罗马帝国时代 ,罗马人有非常好的卫生习惯。
他们很爱洗澡,据说罗马有各种大型浴场,用大理石堆砌而成,里面还有各种壁画以及大型健身房,所以说罗马人是很会享受的。
以至于后来因为过于安逸而被蛮族入侵灭亡。
另外,罗马还有发达的厕所建设,现在的罗马城遗址内还有各种上下水设施,由此城市的卫生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但是中世纪的人就不一样了,除了王室成员能拥有几个豪华浴室外,绝大部分人都不会拥有浴室这种东西,所以导致那时候的人们并不爱洗澡。
不但不爱洗澡 还没有用粪便积肥的习惯,因此中世纪的欧洲人视粪便为无用之物,但又没有良好的下水设施,那么排泄物怎么办?
好办,直接“随性一抛”扔到街道上,或者把粪便集中起来 扔到城墙外。

粪已经快和城墙一样高了 我们该怎么办?!
是清除粪便 还是加高城墙?
最后得出结论,加高城墙,由此可见 19世纪中期的一些欧洲史学文献中,一直在形容的“热气、臭气、毒气”都源自于什么了。
那时候没有抽水马桶,没有下水装置,人们又是怎么排泄,又在哪排泄呢?
首先我们从欧洲富人讲起,那时候王族和地主阶级都住在城堡里,为了保证城堡的安全性,早期的城堡都没有窗户,墙面特别光滑 只有细细的或者半圆的细缝。
而城堡上突出来的“墙垛”,则被称作“私室”,其真实身份就是城堡的厕所,这些墙垛都是悬空的,像凸出来的阳台一样。
与阳台不太一样的是,脚底的平台上会被挖出一个又一个圆洞,这些圆洞就是“厕所”了,人们蹲在这上方进行排泄要务。

城堡下面一定设有下水池吧,不,没有,排泄物落在地上,就是落在地上了,没有任何多余设施。
这样的“卫生间”实在是方便的很,就是夏天有点容易中暑,冬天有点冻臀,要是建的不够高,还容易有敌人爬进来偷袭城堡。
据记载 波西米亚的瓦茨拉夫三世,就是在私室里,被突然捅进来的长矛扎死,由此可见,中世纪的如厕不但纯天然,还容易有生命危险,那要是这城堡正好在护城河中间呢?
那就更有意思了,翔直接流入护城河中,不用人力清理,何乐而不为呢?
就是这河会彻底沦落为“翔河”,河中飘满人类的排泄物,大家想一想 这城堡四周的气味能好吗?
不过这也有一点好处,那就是城堡更安全了,毕竟实在是没有人愿意趟过这臭气熏天的粪水河。
那么说完了欧洲贵族城堡,我们再来讲讲平民们,他们没有城堡 没有“私室”,怎么处理粪便呢?

现在大家应该明白我开头说的小阳伞,是主要用来挡什么的吧?
那时候不管是女人还是男人,凡是富有的都流行穿高跟鞋,那么为什么穿高跟鞋?
我认为和街上“遍地黄金”不无关系,当时大街小巷甚至脏乱到难以下脚的地方。
1270年时,法王曾颁布一项法令,要求人们不可以当街随意抛洒排泄物,但这项法令很快便名存实亡,因为这种行为屡禁不止。

意思是“当心水!”,只要你在倾倒粪水前喊完这三声,那么你就不算触犯法律,欧洲人民真厉害,100多年了 就想出这么个办法。
那么欧洲贵族们上街时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

由于街道上到处是屎实在是影响市容,那么该怎么办呢,解决办法就是把排泄物统一清理到河里。

那么这样的环境最终招致的后果,就是各种传染病,当时的伦敦、巴黎甚至纽约,都在差不多1500年的时间里不断发生霍乱。
1831年 人们突然腹泻呕吐,呕吐呈现喷射状,排便失禁并呈现黄色水样,人们吓坏了 但是没人知道这病是怎么来的。

因此1343年时,法王查理五世曾发明带盖的下水沟,专门用来阻绝气味,但是这种下水沟里的排泄物最终流向哪里呢?

关于1831年的那场霍乱 ,英国医生约翰·斯诺发现污染源竟是,街道上一个被脏水污染的水泵。
那么说完了欧洲 我们再来讲一讲中国,中国古代为什么很少发生传染病?
大家都一样没有发达的下水措施啊,这就归功于中国发达的农业系统了,中国用人畜粪便积肥的传统从很早就开始了,真实可考的历史都可以回溯到先秦。
中国古代人民认为“粪乃宝物”,因为我们是很重视积肥的,粪便用在土地里会让农作物生长得更好更强壮。
当时的农民认为城市人的粪便会更有肥力,因为城市人吃的好啊,因此会有专门的人定时定点到城市收粪便。
所以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中国中世纪环境始终保持着较为良好的平衡状态,所以说从古至今,导致人们不幸死亡的原因,除了贪欲便是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