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见习记者 黄志刚
9月6日,本报发表《“胶囊房”致楼下房屋墙体开裂变形,江岸区执法部门只有表态无实质工作进展》的报道后,引发读者、网友和江岸区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报道刊发当晚,江岸区组织相关部门联合执法,连夜对西马街高雄社区宝岛公寓一栋居民楼的5楼“胶囊房”进行了强制帮拆。

房管部门下发的《整改通知书》
帮拆现场:联合执法队伍规范有序拆违
“按照房管局下发的整改通知要求,今晚对‘胶囊房’进行整改。”当晚7点,由江岸区西马街综治办牵头,江岸区房管、城管和公安等执法部门工作人员,与聘请的专业拆除施工作业人员共计20余人参加联合执法行动。高雄社区和小区物业的代表也到现场监督执法。
“执法人员已到您家楼底,请配合执法。” 为充分履行执法告知程序,从当晚7点半开始,街道综治办工作人员多次拨打5楼“胶囊房”业主周女士电话,要求其到现场监督执法。等到当晚约9点,周女士匆匆赶到宝岛公寓现场。
“当事人多次拒不整改,现在强制执行!”江岸区房管局现场执法人员向周女士详细讲解了“胶囊房”的认定依据和整治要求。在与周女士反复沟通无效后,执法人员决定采取强制执法。拆除施工人员分两组有序进行拆除作业,一组负责拆除客厅中用木质隔板分割的三间“小房”,一组负责拆除在厨房改建的两个卫生间。

执法人员对“胶囊房”进行破拆
“咚—咚—咚。”记者在现场看到,施工人员用铁锤敲击“胶囊房”墙面,墙体被砸出了破洞,破损的空心墙体中塞满了海绵,海绵层内部还包裹着电源线。
记者看到,施工人员依次破拆了3个房间的木质隔板墙,将分隔的小房间进行打通,还原客厅的原结构。而拆除违建的卫生间却颇为费劲,一名实施拆除作业的工人说,违建的卫生间使用砖墙堆砌,外层使用了水泥粉刷,贴有瓷砖,结构较为坚固。
记者看到,施工人员两人一组轮番作业,一名施工人员敲开卫生间墙角一处瓷砖后,另一名施工人员用力猛击墙体中心。随着铁锤的阵阵敲打,卫生间墙体应声倒下。
为确保执法现场安全有序,公安民警参与了现场秩序维持,城管部门专业指导拆除施工作业,房管部门则负责验收执法效果。经过约半个小时的通力配合,按照《整改通知书》要求,该“胶囊房”的3间违建房屋和2个违建卫生间被依法拆除,执法人员还全过程进行了音视频取证。

执法人员对“胶囊房”进行破拆
以案说法:“胶囊房”整治有法可依
“胶囊房”到底有哪些危害?宝岛公寓5楼“胶囊房”为何一拖几年得不到整改?
“‘胶囊房’改变了原有的房屋结构,本身对建筑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宝岛公寓一名物业人员说,该小区5楼“胶囊房”的隔板为木质材料,空心墙体中还填塞了大量保温海绵,还包裹着电线,极易引发火灾事故。“该‘胶囊房’没有任何消防设施和逃生通道,安全隐患可想而知。”
江岸区西马街综治办鲁姓负责人在与“胶囊房”业主周女士交涉过程中说,房管部门此前多次下发《整改通知书》,就是希望业主能遵照相关法律法规,自行整改,恢复房屋原结构。但几年过去,周女士拒不配合,无奈采取强制手段执行。

执法人员对“胶囊房”卫生间进行破拆
记者梳理发现,武汉市很早就整治“胶囊房”出台了地方性立法。2013年,武汉市十三届人大常委第十三次会议就表决通过了《武汉市房屋安全管理条例》。经过多次修改,该《条例》增加了“将住房原设计的房间分隔后出租”条款。这意味着,在武汉市建“胶囊房”属违法行为。
2014年,武汉市发布了《关于加强住宅小区违法建设等突出问题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指出,“胶囊房”问题由综治部门负责牵头整治,各相关执法部门配合执法。

执法人员对“胶囊房”卫生间进行破拆
根据要求,业主对房屋进行装修,必须事先向物业或居委会进行申报,并签订杜绝违规装修协议。在装修过程中,物业通过巡查,一旦发现有异常行为,将第一时间予以劝阻、制止,若劝说无效,物业将拍照取证,并24小时内向街道和相关职能部门递交书面报告。居民若发现身边有类似现象,也可向物业公司反映。相关职能部门,在接到书面报告第二日内,向当事人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若当事人逾期没有整改,在逾期3日内,相关部门将联合依法整治。
湖北尊而光律师事务所高蕾律师认为,从立法层面来看,武汉市对整治“胶囊房”已有非常明确的法规依据。“为了绝大多数公众的安全和利益,果断执法才能更好根治‘胶囊房’。”高蕾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