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马之乡乌珠穆沁,白马繁衍逾6000匹,传承千年文化底蕴
“中国白马之乡”乌珠穆沁白马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乌珠穆沁草原上特有的马种,以其优美的体型、出色的耐力和耐寒性而闻名。据相关报道,目前乌珠穆沁白马的数量已经超过了6000匹,这表明这一马种在保护和繁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乌珠穆沁白马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国际上也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它们在马术表演、马术比赛以及草原旅游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此外,乌珠穆沁白马还是当地牧民的重要交通工具和生产力。
为了保护和繁育这一珍贵的马种,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保护区、加强科研、推广优良品种等。这些举措有助于乌珠穆沁白马数量的稳定增长,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
相关内容: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10日电(记者贾立君)记者从“中国白马之乡”——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了解到,全旗白马已逾6000匹,为蒙古马中这一珍贵品种的壮大发挥着积极作用。
蒙古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毛色主要以骝、青、黑、栗居多,白色较少。白马,是蒙古马中的珍品。研究表明,乌珠穆沁草原上的白马,是蒙古马白马的后代。为此,2012年西乌珠穆沁旗被中国马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白马之乡”。当时,全旗白马为3157匹。
为保护乌珠穆沁白马品种宝贵遗传资源,2016年西乌珠穆沁旗建立了白马繁育基地,主要负责乌珠穆沁白马保种、引进、选育、改良、繁育、育种、推广及生产种公马。该基地现有乌珠穆沁白马180匹,辖有25个乌珠穆沁白马核心群牧户;基地每年能生产40匹优质种公白马和40匹优质基础母马,提供给核心群牧户。这些核心群牧户现在每年能生产500匹优质种公白马、500匹优质基础母马,提供给更大范围的蒙古马保护区养殖户进行饲养繁殖。
目前,西乌珠穆沁旗蒙古马存栏4万余匹,其中白马6400多匹、养殖户达345户。旗里已把马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马背上”搭建发展舞台,着力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马产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