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失败!犹太人曾聚居东北,欲建立“犹太自治邦”,结局悲惨

渗透失败!犹太人曾聚居东北,欲建立“犹太自治邦”,结局悲惨"/

犹太人在中国东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于欧洲的反犹主义和犹太人在欧洲的困境,一些犹太人开始寻找新的家园。在中国东北的哈尔滨、大连等地,犹太人建立了自己的社区,形成了犹太人聚居区。
在20世纪3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犹太人曾有过建立“犹太自治邦”的设想。当时,一些犹太人认为东北是一个适合建立自治邦的地方,因为这里相对较少受到欧洲反犹主义的影响,且当时日本占领了东北,对犹太人相对宽容。
然而,这种设想并未得到实现。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东北沦陷。在日本的统治下,犹太人遭受了压迫和歧视,他们的社区和活动受到了限制。二战结束后,随着苏联对东北的控制,犹太人在东北的地位进一步恶化。
在苏联占领时期,许多犹太人选择离开东北,返回欧洲或前往其他国家。剩余的犹太人则被迫融入当地社会,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可以说,犹太人在东北建立自治邦的设想最终以失败告终。
这段历史对犹太人来说无疑是悲惨的。他们在东北的聚居和自治尝试,反映了当时犹太人面临的困境和寻求新家园的渴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尝试未能成功,成为了犹太人历史上的一个悲剧。

相关内容:

深壹度洞察,暖壹点表达,为你拆解世界真相

▶ 文章作者:醒木

都说犹太人狡猾、奸诈,那比起日本呢,好像又略逊一筹。上世纪30年代日犹共谋的《河豚计划》就是最好的证明。犹太人聚居东北,试图建立“犹太自治邦”,并把我国东北作为巴勒斯坦以外的备选“建国地”。在《河豚计划》中,吸收目标为“60万犹太移民”,但因日犹各怀鬼胎,最终计划破产,犹太人深陷日本“杀猪盘”。

河豚计划策划者:坂垣征四郎、石原莞尔、犬冢惟重

20世纪上半叶,我中华大地战火纷纷,世界列强虎视眈眈,企图奴役我华夏,致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尤其是日本,继八国联军侵华以后,未来的几十年间,日本一直想吞并中华,并试图与犹太人合谋在中国“分邦而治”。但我华夏数千年气运长存,挺过了那艰难的几十年。

日本无条件投降

日本侵华以后,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推行奴化教育和经济掠夺。为了扩大掠夺,日本盯上了中东铁路。苏联为了不和日本发生直接冲突,于1935年将中东铁路卖给了“日满”,实现了日本势力独占东北的局面。由于日本缺乏资金开发东北,而英美等国又不满日本的侵略行为,拒绝对“伪满政府”投资。

“伪满洲国”傀儡傅仪和日本军人

日本知道犹太人拥有大量资金和政治势力,如果能和犹太人建立关系,吸引犹太资本实现“满洲”的工业化发展,为其南下北上提供资金。于是一群日本“阴谋家”便开始了策划。1934年,日产汽车和富士财阀的创始人鲇川义介,在日本外交刊物上发表了《一项五万德国犹太人来 “满洲国” 的计划》一文,得到了“日满”的支持,初步有了《河豚计划》的雏形。

日本甲级战犯:鲇川义介

1936年,“日满”在东北成立了“远东犹太人理事会”,为大量吸引犹太人而做准备。与此同时,希特勒上台后实施了严厉的反犹政策,之后大量的犹太人被杀害或驱逐,这为“日满”吸引犹太人和犹太资金提供了绝佳机会。1938年“日满”提出实施这一计划,得到了日本政府的批准。并将此计划命名为“河豚计划”。

安江仙弘(左):远东犹太人理事会与日联络官

“河豚计划”的策划者们认为,该计划就像烹饪河豚,需要去掉有毒的部分。意为引入犹太资本和政治势力,同时还要警惕他们。后来的结果也印证了“河豚计划”最初的设想。

而在此期间,犹太人正处于纳粹的迫害之中,“河豚计划”正中犹太复国主义者下怀。当时的犹太人将巴勒斯坦作为首选“建国地”,把东北视为“备选方案”,并希望借助日本人的势力在东北建立“犹太自治邦”,甚至建国。

犹太人在哈尔滨

于是日犹协商,日本先在东北设立“犹太人聚集地”,先接收3万犹太难民,再逐步扩大。但需要犹太人支付1亿美元的安置费。1939年,日本出台了《关于引进犹太资本的研究与分析报告》,计划吸引60万犹太移民进入东北。此时,也标志着“河豚计划”正式实施。

犹太人进入东北以后,迅速地建立起了自己的商业网络,控制着哈尔滨80%的贸易。还建立了自己的学校、医院、会堂、商会、银行等机构,享有宗教自由、文化自治等权利。甚至还出版了专属犹太社区的意第绪语报纸《我们的生活》,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和职业学校。

△哈尔滨犹太人活动旧址群:犹太人银行

犹太人的到来,振兴了东北经济,成为了哈尔滨金融业、工商业的奠基人。比如说秋林商行、老巴夺烟草公司。秋林商行就是哈尔滨秋林公司的前身,目前是黑龙江第一家商业上市公司。而老巴夺烟草公司,就是现在的哈尔滨卷烟厂的前身,“老巴夺”品牌还在使用(定位高端市场)。

在哈尔滨犹太领袖考夫曼的带领下,经济发展迅速,还引进了美国犹太资本,“日满”获利丰硕。可随着1940年《德意日三国联盟协定》的签订,日本为了维护与德国的关系,不得不终止“河豚计划”。

德意日三国签约现场:来栖三郎、齐亚诺、希特勒

日本眼见“想借助犹太资本打造东亚共荣圈”的理想破碎,只能忍痛亲手杀掉自己养肥的“猪”。据公开消息显示,在“河豚计划”终止后,部分东北犹太人遭到了日本军方和伪满警察的追杀与迫害。日本利用媒体公开发布反犹文章,称犹太人为“劣等民族”,并勾连白俄罗斯极端主义者对东北犹太人实施绑架勒索,以实现抢夺犹太人资产的目的。

犹太人高估了日本的诚意,错误的认为日本会长期支持他们自治。却不知“河豚计划”的真实目的,就是引其入局,借其发力,从而壮大自我经济实力。即便日本没有加入三国轴心,犹太人也会深陷“杀猪盘”,沦为日本的赚钱工具。#上 聊热点#

发布于 2025-07-02 11:13
收藏
1
上一篇:收藏沙龙,重温往昔风情,这些经典老烟标,你是否还记得? 下一篇:地产卷烟再创辉煌,国家质量抽查佳绩彰显品质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