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巴拉,儿童公路电影,聚焦心灵救赎之旅

藏巴拉,儿童公路电影,聚焦心灵救赎之旅"/

《藏巴拉》是一部以儿童视角拍摄的公路电影,它聚焦于心灵救赎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冒险和成长经历,展现了主人公在困境中寻找自我、实现心灵救赎的过程。
影片讲述了主人公小巴,一个生活在偏远山区的孩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得知了一个关于藏巴拉宝藏的传说。为了寻找传说中的宝藏,小巴踏上了一段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公路之旅。在这段旅程中,他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面对各种困难和考验。
影片通过描绘小巴和朋友们在旅途中的点点滴滴,展现了他们在面对困境时的勇敢、善良和团结。在这个过程中,小巴逐渐认识到,真正的宝藏并非物质财富,而是心灵上的成长和救赎。
以下是《藏巴拉》这部电影在心灵救赎主题方面的几个亮点:
1. 勇敢面对困境:在寻找藏巴拉宝藏的过程中,小巴和朋友们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们始终勇敢地面对,不断克服困难,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2. 团结互助:影片中,小巴和朋友们在旅途中互相帮助、关心,共同成长。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正是心灵救赎的重要体现。
3. 感恩与回馈:在寻找宝藏的过程中,小巴和朋友们收获了许多感动和启示。他们学会了感恩,并决定将这份感动和启示传递给更多的人,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4. 传承文化:影片以藏巴拉传说为背景,展现了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关内容:

5月12日,由中宣部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组织的电影《藏巴拉》剧本论证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会长武翠英,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会长、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侯克明,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索亚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田卉群等受邀参与研讨。与会专家从主题立意、叙事结构、人物塑造、文化表达、人性关怀等角度对剧本展开深入剖析,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

《藏巴拉》是一部以藏族儿童为主角的公路电影,由四川省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李牧雨编剧,国家一级导演张忠执导。讲述12岁男孩布琼与同父异母的妹妹旺姆,在家庭变故后踏上寻找“圣地”藏巴拉的旅程。外婆临终前嘱托他们寻找一件珍贵物品以换取她的归来,而最终兄妹二人发现,真正的“珍宝”正是被家庭排斥的妹妹旺姆本人。影片通过孩童视角,将家庭背叛、隔阂与仇恨的化解融入高原壮美风光与民俗文化中,以层层递进的情感张力完成对亲情救赎的深刻诠释。

为真实呈现藏族生活图景,主创团队多次深入西藏、四川等地采风,走访藏地家庭,记录民俗细节,使剧本兼具人文厚度与艺术感染力。论证中,专家特别肯定了剧本对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巧妙运用,同时就一些剧本创作和导演拍摄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并提出宝贵建议。

导演张忠表示,电影有关儿童如何看待生死主题,融合儿童成长、家庭伦理与民族多元文化,主创团队将认真听取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剧本,为观众带来温暖而富有哲思的作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张丽

发布于 2025-07-01 18:28
收藏
1
上一篇:青藏高原汉族“曼巴”,探寻高原守护者的传奇人生 下一篇:高原新颜映辉煌——西藏及四省藏区脱贫攻坚一线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