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广东省中最发达的城市,东莞必然榜上有名,然而有着如此发达经济的东莞,为什么看起来一点都不像大城市呢?其实东莞市的地理位置还是比较优越的,其西部以及北部两地都是与广州市相邻近,南部则是和深圳市相交界,像广州还有深圳都是经济极其发达的大都市。

东莞的面积也有2460.38平方千米,2024年末,市内人口已达1057.08万人,并且这里的GDP总量也已经达到了12282.15亿元,可见东莞市的确有着极其发达的经济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该市自1978年之后便全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并在市内形成了一种台商高度集中的“东莞模式”。既然东莞市的经济水平如此之发达,甚至能与上海、深圳相比,那么,该市也一定是一座极其繁华的大都市,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并不然。

如果你来到东莞,你会发现,这里遍地都是低矮的房屋、连片的工厂,市内的基础设施甚至还比不上我国的一些三四线小城市,可以说这座城市的基本设施实在是太过落后。

要知道东莞可是一个人口超千万、经济破万亿的大市,为什么走进东莞,它看起来并不像是一个大城市,反而和一个县城差不了多少呢?其实这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造成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东莞市的经济结构,自1978年东莞市开启了“三来一补”之后,该市就在尽全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如今这里的制造业已经成了市内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

虽然在GDP总量中,制造业的比重非常高,但这些产业的技术含量或者是附加值并不是特别高,因此,市内基本是以下游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像服装、纺织等附加值相对较低的行业都是从八九十年代重点发展的行业,这就导致东莞市内高附加值的服务业以及技术性产业并不是特别多。

所以,在这种经济结构的支撑下,90年代留下来的自建房以及厂房都存在于东莞市内,从而使得这座城市无论是城市相貌还是城市功能都和工业城市更像。

东莞市看起来不像一个国际性大都市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其独特的行政区划了,其实在建市之前,东莞只不过是广东省内的一座小县城,隶属于惠阳地区。

只是在1978年之后,它抓住了机遇,经济迎来了飞速发展,所以在1985年的时候,该市正式升级,成为一座县级市,1988年,东莞正式从惠阳地区脱离出去,升级成了地级市,但它其实是直属于广东管辖的“直筒子市”。

“直筒子市”其实指的就是没有在市内设置县级行政区,而是对下辖的乡级行政区直接进行管辖的地级市,也就是说,这座城市之中只有4个街道以及28个镇。

由于之前这座城市仅仅只是一座小县城,成为地级市之后也没有划区设县,因此这里一直都保留着原本的县级管理方式,这就导致市内的街镇都采取了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因为很难进行整体的城市规划,所以城市面貌自然就显得比较破旧。

由于在八九十年代的经济发展中,工业化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市内的厂房还有居民区交错在一起,这就导致目前东莞市内已经建成的现代化建筑非常少,90年代建成的自建房还有厂房随处可见。

再加上在东莞市内本就不是特别宽广的城市范围中,工厂、企业又占据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所以即使这些年来,东莞市已经在着手推进建设中心城区,但是因为工厂、企业、自建房的占地面积实在是广泛,导致该市想要进行城市更新的成本非常高。

城市规划的碎片化还使得东莞建设道路系统也非常困难,直到现在,这座城市的中心城区也才仅仅只覆盖了四大街道。

第三大原因就是东莞市目前采用的是三级财政体系,在这一体系之中,该市的财政自留率相对较低,在2024年时,这座城市的留存资金仅仅只在总税收中占了38%,相比较于其他城市,东莞市的自留资金比例确实是比较低。

因为城市更新所需要的资金跟不上城市建设,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修建速度,所以你现在看这座城市还是一座县城的样子,这种破旧的城市面貌与其极为强悍的经济水平形成了巨大反差。

当然,东莞市的这种情况也并不是全无益处,该市“一镇一品”的发展模式也让每一街镇都获得了自己的发展优势,虽然这里看起来不似上海、深圳等大城市般光鲜亮丽,但是东莞市内的贫富差距非常小,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92%。

不仅如此,这里还有着全国最多的百强镇。所以,对东莞人民来说,与其追求所谓的光鲜亮丽、金碧辉煌,还不如将更多的精力放置在生活中呢,人们能高质量的生活才是对大城市最好的诠释,大家认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