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1处枫泾古镇上海,金山区,枫泾古镇。位于上海市西南,与沪浙五区县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一处至今保留着小桥流水景象的江南古镇。

枫泾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亦为新沪上八景之一,历史上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枫泾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枫泾镇成市于宋,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年)正式建镇,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


这个美丽的古镇,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别号“芙蓉镇”,

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有52座之多,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据今有近700年历史。


镇区规模宏大,全镇有29处街、坊,84条巷、弄。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产街、北大街、友好街四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48750平方米,其中9处已列为上海市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

古镇建筑多为明、清风格, 均具传统江南粉墙黛瓦的特色,房屋以两层砖木结构为主,前后进房之间有厢房和天井,大宅深院有穿堂、仪门及厅堂等,前后楼之间有走道相连,称走马堂楼。屋面多为观音兜和五山屏风墙。庙宇建筑多为宫殿式。

枫泾是蜚声中外的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和平街上程十发祖居、北大街的丁聪漫画陈列馆、南大街圣堂弄的金山农民画展示中心都值得一看。农民画与丁聪的漫画、程十发的国画和顾水如的围棋,这些在国内外都具有相当地影响的“三画一棋”,集中于枫泾一镇,是国内罕见的一种地域文化现象。

枫泾古镇的特色美食很多,芡实糕,熏拉丝,粽子,枫泾丁蹄,状元糕等,很好吃,尤其值得品尝那带着吴侬软语的韵味美食。

朱家角古镇西滨淀山湖,“长街三里,店铺千家”,自宋元起一直是著名集市。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素有“江南明珠”之称,1991年,被列为上海四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朱家角内36座古桥,古朴典雅,9条长街临水而建,民居宅地依水而建,一式明清建筑,古风犹存。尤其是横跨于漕港上的明代建筑五孔石拱放生桥,造型优美,极为壮观,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朱家角西北有马氏课植园,亭台楼阁,风格各异,布局稀疏得体,有望月楼、五角亭、逍遥楼、宴会厅、打唱台、书城、书画廊等建筑。还有城隍庙、珠溪园等处胜迹。
第4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处1 新场古镇








穿行青石板老街之上,如同走进了旧时光。这里古镇的商业氛围并不浓厚,走在街巷之中可以看到本地居民在家门口坐着晒太阳、闲聊。这里的杂货铺、铅匠铺、理发铺,也大多是为本地居民服务的老店,老街上至今的叫卖声,极具市井气息。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上海老浦东原住民的真实生活气息。








2 嘉定古镇嘉定古镇里州桥老街,最值得寻访。








第5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4处1 南翔古镇上海,嘉定区,南翔古镇。南翔,古名槎溪,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南部,在1964年被市政府列为上海市四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历史上曾有"小小南翔赛苏城"之美誉。

古时当地不叫南翔叫槎溪,梁武帝时有人耕地挖到一块大石头,石块露出地面有一对丹顶鹤在上飞翔,并落到石块上歇脚。一个叫德齐的和尚见此识得这是一块佛地,决定在此建造一座佛寺。说来也怪,每天白鹤飞往哪个方向,哪个方向就有人来捐款,天天如此,从不间断。不久就筹集到一大笔钱,破土动工建造寺院。505年(梁天监四年)建成白鹤南翔寺,因寺成镇,便取名南翔。

江南老街不少,但如今的南翔古镇老街,与别的老街比起来,更加古朴而有烟火气息。这里的老房子来得更货真价实一些,无论是砖石还是木头都很有年代感。

走在古香古色的老街中,散步于悠远深长的青石板小巷,可以感受这个古镇的风情万种,触摸这个古镇的沧桑痕迹。


老街青石板的道路两边,随处可见古香古色的老房子、清雅的老宅院。老街不大,却也五脏俱全,有河有桥有店家。老街上还可以买到南翔传统名酿郁金香酒,它来自李白名句“兰陵美酒郁金香”。

老街上不得不看的是南翔双塔。他们是上海古塔中的老寿星,也是我国砖塔中的珍品,建于五代至北宋初年,原建在白鹤南翔寺山门内两侧,至今已经有 1500 年历史了。

清乾隆31年一场大火将古寺烧的荡然无存,惟独砖塔劫后余生,为南翔古镇最古老的地面文物。200多年来,古塔历经沧桑,已是岌岌可危。1982年根据古塔尚存的构件和痕迹,以及地下清理的点滴实物,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终于构画出古塔复原方案。现新生的双塔,七级八面,高11米,全部砖制构件外观模仿江南木结构楼阁式宝塔。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朝诗人杜牧《江南春》中的名句,云翔寺便是其中一座著名的古刹。钱大昕曰:“一邑古迹,莫先于此。”云翔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初名为“白鹤南翔寺”,南翔古镇的镇名即出自这座古寺。

云翔寺在南翔老街的尽头,规模宏大而较为清净,庄严的氛围和清幽的环境能让人净化心灵。整座寺院以钢筋、水泥混凝土仿木所建,殿堂气宇恢宏、简洁自然。在寺庙中轴线上布置主要殿堂:山门、观音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左右对称布置伽蓝殿、大势至殿、钟楼、鼓楼、文殊殿、普贤殿、上客堂、僧寮等,并有迥廊围绕。

云翔寺匾额上刻的不是“云翔寺”而是“留云禅寺”,这是因为原上海南市区内有座名寺“留云寺”,抗战时期毁于战火,后经过佛教界多方努力,使该寺迁移至现在的云翔寺址,使两寺合二为一,续接香火。


最为难得的是,古镇有两个明代园林,古猗园和檀园。檀园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原为明代文人李流芳的私家园林,因李流芳号檀园,故以此得名,后毁于明清易代之际。檀园2011年重建后对外开放。
2 高桥古镇






3 练塘古镇位于青浦区,建镇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说三国东吴曾在此地修建操练水军的池塘,故名;又说因为五代时的高州刺史章仔钧及其夫人练夫人曾居住在此而得名。

练塘古镇拥有得天独厚的水环境,在不长的市河上,至今还有义学桥、栈房桥、流芳桥、万善桥、朝真桥、中虹桥、顺德桥、余庆桥等10余座桥掩映在垂柳之间,人走其上,船行其下,人在画中,画入人心,像一幅浓浓的江南水乡画。古桥掩映在垂柳之间,各桥各式,小木船不时轻轻划过,人走其上,船行其下,景色尤其美好。


练塘镇沿市河两边石板街上的老房子,既不像某些江南古镇现在商铺遍地开花,也没有重门深锁,居民完全保持着一种自管自生活的原生态。感觉很清静的小镇,这里也有江南水乡所具有的小河道,也有沿河的民居古色古香,没有琳琅满目的沿街商铺和小店,没有游人如织,它只是静静地卧于一侧。

练塘古镇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的故乡。如今陈云故居就坐落在古镇,是展示陈云生平政绩的传记性专馆。纪念馆有四个展厅,展厅按照时间顺序展示着陈云的光辉一生,图文并茂的展览形式记录着陈云同志的生平事迹,大量手稿实物等珍贵史料真实还原了当年的革命历程。
4 张堰古镇上海,金山区,张堰古镇。一直都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美称,却低调的藏身于都市之后,少为人知。

张堰古镇古为赤松里,两千多年前,西汉开国功臣张良功成身退,追随赤松子隐居于此,从此就有了所谓"留溪"、"张溪"之名。唐代为抵御海潮,建了华亭十八堰,这里作为华亭(上海古称)十八堰之一,所以沿袭堰名,称之为张堰,一直沿用至今。

张堰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商业文化了,相传历史上的张堰曾客商遍地,商业往来繁忙,民间素有“千年古镇,百年风骚”之说,被誉为“浦南首镇”。2010年12月13日被公布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张堰古镇格局逐渐演化而成。这里历史上曾呈现“东西南北新村密,三里长街跨双桥”的景观。“南湖头商船聚舶,樯桅林立,烟火之盛,甲于一镇,作坊商店鳞次栉比,是金山、平湖、奉贤一带商业汇集之地”因水而生的集市、因水而生的建筑、因水而生的街道,构成了张堰古镇小而精致的院落空间和公共空间格局。

如今的张堰古镇,保存比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包括:石皮弄建筑群,南社纪念馆等等古老建筑。单是大小不一的巷子就多达二十几条。这些建筑物大部分来自明清时期,另外张泾河跟牛桥港在古镇穿过,沿岸风景如同江南水乡一样,美不胜收。


位于新华路139号的南社纪念馆,早在以前曾是姚光居住的地方,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直到现在也有130年历史了,此地房屋总共58间,属于砖木混合结构修建的二层楼。张堰老街古遗址数量还是比较多的,其中包括吴梁三命坊,就在张堰大街花贤路口处,三命坊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到了清朝末期,只剩了二柱,后来街道需要扩建,为此再拔去一根柱子,现今也只剩位于南面的一根柱子了。



张堰大街也以东西走向为主,早在古代时,这里拥有数量较多的商号跟银楼、钱庄。虽然如今没有了那时的热闹景象,但是依然能够看到布店、修鞋店、粮油店等等店铺。


即便外面的世界再怎么纷纷扰扰,张堰古镇依旧保留着自己的特色,古朴的建筑,幽秘的园林,清澈的小溪,绚丽的花海,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在栓释着张堰的古韵。


走进古镇,感受缓慢时光,随处可见一股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在此处的游客,不只是时光慵懒惬意,更能缅怀历史浮想联翩。
第6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处1 金泽古镇位于上海市青浦区西南,距离上海市中心66公里。境内湖塘星罗棋布,河港纵横交叉,是典型的江南鱼米水乡。


古镇历史悠久,最早在公元960年前(宋初)已建镇,有兴于宋、盛于元之说,因此地为水乡泽国,且盛产鱼米赛金,故称“金泽”。现留存古桥7座,保留了"两街夹一河"的格局,以朴素明快见长。


不像上海其他的水乡古镇,上海金泽的河道里并没有拥堵不堪抢着生意的游船,看上去就让人心情舒畅。


散步在古镇,处处可见白墙、黑瓦、老宅、古街、深巷。河塘,古树,小舟,人家。景色秀丽和谐地散落在这江南人间,你很难在别处找到这样的宁静。

金泽是一个以桥而闻名的古镇,素有"江南第一个桥乡"之称。水乡共保存了宋元明清四朝所建的七座古桥梁。分别是迎祥桥、祖师桥(如意桥)、放生桥、普济桥、天王桥、万安桥与关爷桥(林老桥)。

最为著名的是普济桥,是现存上海最古老的石拱桥,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建於宋朝咸浮三年(公元1267年),用紫石砌置。此桥也称紫石桥,又名圣堂桥,是古镇上唯一一座一桥三名的老石桥。

古镇里的“颐浩禅寺”,始建于南宋景定元年,因相传为宰相吕颐浩故宅而得名,现存“颐浩禅寺记”碑一方,古银杏树等遗迹。每逢秋日到访时节,古寺银杏景观,尤其美丽。
2 川沙古镇川沙古镇,距离迪士尼乐园2公里,川是喧闹都市里难得的清净之地。它很恬静,已有450年建成史,别有一番古老韵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