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度历史地理视角探寻,印度人性格特点及咖喱的印度渊源

从印度历史地理视角探寻,印度人性格特点及咖喱的印度渊源"/

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看,印度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结构,这也间接影响了印度人的性格特点:
1. "包容性":印度历史上一直是多种文化和宗教的交汇地,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都在这里传播。这种多元文化的交融使得印度人通常比较包容和宽容。
2. "乐观主义":印度文化中有很多节日和庆典,印度人通常对生活保持乐观的态度。
3. "社交性强":印度社会注重家庭和社区,人们喜欢聚集在一起,进行社交活动。
4. "尊重传统":印度是一个传统深厚的国家,许多印度人尊重并遵循传统的习俗和价值观。
5. "坚韧不拔":印度历史悠久,经历过多次外来侵略和统治,印度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至于咖喱,它并非起源于印度。咖喱是一种由多种香料混合而成的调味料,起源于印度次大陆,但它的确切起源尚不明确。咖喱在印度烹饪中非常流行,但并不是印度特有的。咖喱在世界各地的烹饪中都有所应用,成为了全球性的美食。

相关内容:

印度和巴基斯坦发生了冲突,战机被击落几架,但印度并不认同,甚至还举行了庆祝活动。这让人不由得思考,印度人是怎样一种性格?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泰姬陵

【“印度”这个词具体是什么意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

“印度”的英文写法是:India,这源自梵文的“Sindhu”(发音是:信度),本身的意思是“河流”或者“印度河”。最开始用在地名上时,是泛指印度河的流域。

梵语,是印度语族的一种古老的语言,现在仍有少部分地区使用。

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末期,也就是相当于东周的春秋时期。波斯的国王大流士一世,率兵占领了印度河平原一带,受波斯语的影响,发音逐渐变为“Hindu”(发音是:恨度)。

到了公元前4世纪,希腊人占领后,发音逐步演化为“Indus”(发音是:印度斯)。而这个发音在英语中,就逐渐变为“India”(发音是:印地阿),翻译成印度。英国殖民时期沿,用“India”作为国名,并得到了认可。

【印度的历史是怎样形成的?是否有过大一统的朝代?】

南亚次大陆这个范围,汉代称为“身毒”,到了唐代逐渐演变为“天竺”。《后汉书》里明确记载“天竺国一名身毒”,说明是同一个地方,不同的叫法 。

但无论哪种称呼,并不是具体王朝的名字,按照今天的观点来看,是泛指古代印度河流域,以及恒河流域,都可用这个称呼。如果要是具体一点来说:更应该是指现在的巴基斯坦、印度北部、以及尼泊尔一带,而且跟佛教的地域,有密切的关系。

在印度的历史上,也有几个比较重要,而且有影响的王朝:

最早是孔雀王朝,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322年-前185年,也就是相当于战国到秦朝之间。这个时期最有名的君主叫阿育王,其覆盖的范围包括今天印度的北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但是并不包括印度半岛的南端。

第二个是笈多王朝,时间大约是公元320年-540年,相当于东晋到隋朝之间。范围大约在北印度,但也不包括德干高原的南印度。当时南印度有一些小的王国,比如遮娄其王国等等。

这期间最有名的君主,就是超日王。在位期间,疆域扩展到孟加拉湾,经济、文化也得到了发展。现在印度的一艘航母,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第三个是德里苏丹王朝,时间是1206年-1526年,相当于宋代中期到明代中期的时间段。是由突厥人建立,覆盖范围依然是北印度。而同时期的南印度,是由朱罗、潘地亚等一些小王国所控制。


第四个是莫卧儿帝国,时间是1526年-1858年,相当于明代晚期到清朝晚期的时间段。期间最有名的君主叫阿克巴大帝,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的第三位君主(1556—1605年在位)。

当时莫卧儿帝国的疆域,仅有旁遮普和德里的周边地区,面积不是很大。之后阿克巴用了40余年时间的征战,使疆域范围扩大到印度的北部和中部,以及孟加拉湾和阿富汗的喀布尔。但是南边的边界,只到达德干高原的北部。也没有完成整个南亚的大一统。

今天的印度的疆域,实际上是最终在1849年,由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雇佣军,吞并莫卧儿帝国之后而实现的。又在1947年印巴分治后,形成了今天的印度。

也就是说,历史上的印度,并没有凭借自己的力量,建立过大一统的王朝。

【那么印度,所谓的高种姓又是怎么来的?又有哪些特点?】

一般认为印度高种姓的人群,最早起源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6世纪之间。一支来自中亚的雅利安游牧,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经开伯尔山口进入印度河流域,通过战争夺取了这片土地。从外貌上看,肤色较白,身材高大。

而这些雅利安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化出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而实际统领的是婆罗门和刹帝利。

【印度的种姓是姓名吗?具体什么意思?都是什么人组成的?】

虽然称为种姓,但是与姓名无关,有一点类似职业的意思,代表着身份和等级。举个不严谨的比方:就好像在典礼中,有主持人,嘉宾,来宾,服务员的区别,更多的是代表着职业。

比如姓夏尔玛、姓提维迪等等,都是出身婆罗门。所以婆罗门这个等级里,包含的姓氏有很多。具体看一下:

首先:婆罗门,这个词可以理解为祭司的意思。最早出自梵语,原意是“与梵天联系的人”。一般从事主持祭祀、解释律法、星象占卜、文化哲学、医师一类的事物,所以位于高种姓之首。这一类的人可以不交赋税,不受世俗刑罚,也拥有土地。

其次:刹帝利,这个词同样来自梵语,是“力量”或“武士”的意思。这一种群的人,大多是出自于早期雅利安人的将领阶层 。在种姓里排列第二,主要是掌管作战、武士、税收以及各种具体事物的管理。

主要从事作战、征税、护卫婆罗门、以及金融一类的职业。与婆罗门一起,共同管理王朝。但是,不能参与祭祀活动。

再次:吠舍,梵语的意思是“居士,或者平民”。是由普通的雅利安人构成,在种姓里排名第三。主要从事农业、畜牧、手工业、以及商业一类的职业。可以参与祭祀,但是不能参与和战争有关的事务。

最后:首陀罗,梵语的意思是“仆役。这一种群人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是雅利安人占领南亚大陆以后,由当地的土著人构成。

另一种说法认为,是由当时破产的雅利安人,以及其他族群的人,再加上当地的土著共同组成的。主要是给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当仆役的。

除了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一个最低的种群,被称为达利特人,意思是“不可接触”。

虽然印度在1950年,废除了种姓区别,但是这种影响,依然很深远。

【印度人用手抓取食物吃饭,历史成因是什么?英国殖民时期为什么依然存在?】

印度教认为,右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对应大自然中的火、空气、空间。而食物又代表着能量,用这三个手指抓取食物,是能量和人的一种很神圣的联系。之后形成了传统,用右手的三个手指吃饭。

但这种传统也不是绝对的,现代有很多印度人,在吃饭时也是开始使用餐具。特别是在婚礼仪式等场合,仍然保持"三指供奉",以及用芭蕉叶放置食物的传统。

而英国殖民时期,推行过刀叉饮食方式,特别是在学校、各种内部食堂、甚至在招聘条件中,都有使用刀叉的要求。

之所以没有得到大面积采用的原因,除了历史的传统之外,更多的原因是因为高种姓认为,这种方式是低种姓才用的,这反过来又使得的更多人,不使用餐具。

【印度的饮食,为什么都要添加大量的调味品?咖喱和玛莎拉一样的吗?】

在印度菜系里,经常会添加一些咖喱,或者玛莎拉之类的调味品。这里要说明一下:玛莎拉和咖喱虽然都起源于印度,但是两种不同的调料,也有不同的用法。玛莎拉香料是咖喱的前身。

首先:‌咖喱‌这个词是“酱料”的意思。是由姜黄、辣椒、八角、肉桂,研磨成粉组成,味道偏辣。主要用在炖菜的添加。这个词也是在英国殖民后使用,并在全球推广。

咖喱

其次,‌玛莎拉‌是印度本土的另一种调料,也是咖喱的基础,意思是“混合的香料”。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固定配方,往往是约定俗成。

不同的地方或者家庭,在制作玛莎拉时,放入的原料也各不相同,所以制作出来的玛莎拉,味道也不相同。除了可以做菜之外,更多的是用在水果、奶茶、冰淇淋、以及街头小吃的制作。

再次,在印度使用玛莎拉的数量,远远大于咖喱。也是印度菜的必用调料,而咖喱的使用,更多是国际化的调味,并发展出日式咖喱,泰式咖喱等等。


简单说:玛莎拉是印度本土香料的混合物,而咖喱是英国殖民推广而成的概念。所以正宗的印度风味,是直接使用玛莎拉,而不是咖喱粉。


【那么印度的玛莎拉调味品,是如何形成的?】

就整个南亚次大陆而言,气候大多数时间是属于炎热环境。而热带的季风,让环境又变得潮湿常年潮湿。人的进食就会减弱,玛莎拉所含辣椒、黑胡椒等香料,能比较好的提高味觉和胃酸,既能提高进食,也能帮助消化。

正是因为这种湿热的环境,导致食物更容易变味,香料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同时能够掩盖一些不好的味道。特别是在腌制肉类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简单的说,就是常年气温较高造成的。

【印度的历史,对印度人的性格特点,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从历史的角度看,雅利安人建立的王朝,并不稳固。所以整个印度次大陆,先后有波斯人、希腊人、大月氏、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等等先后14次的外族入侵。这些征服者都与之前的高种姓结合,并使得成员不断扩充。

这也就造成了,印度民族众多。大约有十多个大族,以及2百多个小族,也就形成了印度丰富多彩的文化和风俗。特别是在舞蹈音乐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

也正是在历史上,多次的外族占领,使得印度人对外国人没有陌生感。而种姓的区别,也使得印度人一个人独处时,会显得比较安静。人多时就很兴奋,说话的语气也会略显夸张,并且非常善于添加肢体动作。

而众多外族的入侵和占领,使得印度人成了自己的生存哲学,以及处事之道,也形成了独特的两面性。

当与对方友好时,说话很圆滑,气氛也变得很融洽。当与对方关系不友好,又会变得狡猾,令对方难以琢磨。需要从中认真分辨,哪一句是真的。

【而印度的地理和气候,对印度人做事的风格有什么影响?】

印度次大陆的北边是喜马拉雅山脉,西边是阿拉伯海,中间是德干高原。这种环绕形成天然封闭。好的一面是能保护了本土文化的形成,而另一方面,会产生对外界变化的反应较慢。

恒河平原的湿热气候,促使生活节奏自然而然的变慢,也就造成对效率的重视度相对较弱。但另一面是韧性相对较强。这种特点在商业领域,表现的很明显。

综上所述:独特的历史和地理环境,使印度产生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独特的理解方式,也就造成了印度人的善变和韧性,作为一个千年古国,也确实有独特的特点。

发布于 2025-06-30 20:12
收藏
1
上一篇:炒米飘香,秋意浓,秋天与炒米的完美邂逅 下一篇:英国教授热议,四大文明古国中,印度与埃及尚存,为何独尊中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