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历新年,探寻神秘高原的独特年俗之旅
藏历新年,又称藏历年,是藏族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举行。以下是一些藏历新年期间的传统习俗:
1. "扫尘":在藏历新年到来之前,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意味着扫除旧年的霉运,迎接新年的好运。
2. "祭祖":藏历新年当天,家人会聚集在一起,向祖先献上供品,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
3. "点酥油灯":在藏历新年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在神龛上点起酥油灯,寓意着光明和希望。
4. "挂彩旗":人们会在屋顶、门口等地方挂上五彩的经幡,象征着吉祥如意。
5. "穿新衣":藏历新年时,家人会穿上新衣服,寓意着新的一年生活美满。
6. "拜年":新年期间,人们会互相拜年,表达祝福和问候。
7. "放鞭炮":虽然藏族地区不像汉族地区那样普遍放鞭炮,但有些地方也会在藏历新年放鞭炮,以驱除邪气。
8. "吃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藏历新年期间,家人会围坐在一起,享用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这是藏族的传统食品。
9. "举行舞狮、
相关内容:
2月27日是藏历木蛇新年的除夕。前段日子,置办年货成为藏族家家户户最重要的事。
“闻到卡塞的香气,藏历新年的年味就浓了。”65岁的拉萨市民旦曲说,“作为传统点心,五颜六色的卡塞不仅是新年装饰品,更是款待客人的必备美食。”
5斤卡塞、1个切玛盒、1束罗萨美朵、1对酥油花、1盆洛浦……旦曲细数着准备购买年货的种类、数量,“逛市场办年货,不仅是为了迎接新年到来,更是对传统年俗文化的传承”。
藏历除夕夜,藏族家家户户都会精心制作一款别致的“切玛”——寓意丰收吉祥的斗盒。在彩绘或原木雕花的木盒中,盛满炒熟的青稞粒和酥油拌制的糌粑,上方点缀着罗萨美朵和酥油花,两侧整齐摆放好象征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青稞苗、塑彩羊头等吉祥物件。
罗萨美朵就是五彩麦穗,“罗萨”藏语意为新年,“美朵”意指鲜花。拉萨年货市场上销售的罗萨美朵,大多产自堆龙德庆区桑木社区。
“罗萨扎西德勒!”每当有顾客咨询,旦增总是先送上一声诚挚的新年祝福。“一把5支,5种颜色,售价5元,象征着新的一年五谷丰登。”旦增说,“我们社区几乎家家户户都制作罗萨美朵,尽管只在藏历新年前销售,但每年仅此一项收入便能达2万多元。”
在年货市场,能与罗萨美朵媲美的唯有酥油花。以酥油为原料,用指尖精心雕琢的人物山水、亭台楼阁、飞禽走兽、花卉树木等形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真是令人惊叹,究竟需要多么灵巧的双手,才能塑造出如此细腻而精美的立体图案。”游客柯敏目不转睛地审视酥油花制作者拉巴的双手,对其精湛的技艺赞不绝口。
除了赞叹酥油花的精美,柯敏对当地居民手中捧着的青稞苗也感到困惑:“晋美,为什么选择青稞苗作为盆景呢?迎新年,难道不应该买一些绿植鲜花来装点家居吗?”
面对疑问,导游晋美详细解释道:“青稞是我们高原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藏历新年前,藏族群众会在花盆中种下青稞种子并悉心照料,青稞苗的茁壮成长象征着来年的风调雨顺。藏语中将这盆青稞苗称为‘洛浦’。”
“原来市场里的每样年货都蕴含着吉祥的寓意,传递着藏族群众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深切期盼。”柯敏感慨,“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幸亏有晋美相伴,否则逛藏历新年年货市场,我也只能停留在好看、好吃、好玩的表面,哪能深入探寻到如此丰富的藏族年俗文化。”
不论是酥香的卡塞、多彩的罗萨美朵、精美的酥油花、茁壮的青稞苗,还是藏历除夕夜辞旧迎新的古突粥、欢庆节日团聚的青稞酒……琳琅满目的年货,尽情渲染着当下西藏人民幸福生活的底色。(作者:贺建明)
来源: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