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古人观天地,察草木,将流转的时光凝成诗意的刻度——春不称春,而唤「青阳」,夏不曰夏,而名「长嬴」。
一词一季,皆是山河与心灵的密语。若细听风吟,便能从「三秋」的落叶里,辨出光阴的偈子;在「玄英」的雪色中,照见宇宙的禅机。

一、春季雅称
春季雅称多关联 阳气升发、 植物萌动、 鸟兽应候,体现《礼记·月令》"天地和同,草木萌动"的哲学观。
雅称:青阳、三春、芳春、苍灵、兰时、韶节、九春、莺时、昭节、天端、艳阳、春阳、韵节、淑节等
青阳
东方色青,阳气始发。
《尔雅·释天》"春为青阳"
三春
孟春(正月)、仲春(二月)、季春(三月)的统称。
文学化用: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芳春
取草木芬芳之意。
陆机《长安有狭邪行》"丽服鲜芳春"
苍灵
苍天赋予的生机。
《汉书·礼乐志》"苍灵之春"
兰时
兰花开放的暮春时节。
文学化用:陶渊明《荣木》"兰时向晚"。
韶节
美好的时节
南朝梁元帝《纂要》"春曰韶节"
九春
春,阳也;阳数九,故云九春
文学化用:悦怿若九春,馨折似秋霜。——阮籍《咏怀》
莺时
黄莺鸣叫的时节。
梁元帝《纂要》"春曰莺时"

二、夏季雅称
夏季雅称多关联 天文、 物候,反映《汉书》"万物华实"的盛极之态。
雅称:朱明、长嬴、槐序、蕃秀、炎序、朱夏、炎节、孟夏、仲夏、季夏、朱明、昊天、三夏、九夏、长夏、南陆等
朱明日色赤红明亮。
《尔雅·释天》"夏为朱明"。
长嬴
万物丰茂("嬴"通"盈")。
《尔雅注疏》"夏为长嬴"。
槐序
槐树开花的时节。
文学化用:杨慎《艺林伐山》"槐序指夏日"。
蕃秀草木繁盛。
《黄帝内经》"夏三月,此谓蕃秀"。
炎序
炎热的季节。
文学化用:白居易《夏日闲放》"炎序方燠"。
朱夏
阳气鼎盛、万物呈现赤红气象
文学化用:在季春以初茂,践朱夏而乃繁。——曹植《槐赋》

三、秋季雅称
秋季雅称融合 五行、 音律、 农事,传递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的肃杀与丰收双重意境。
雅称:素商、金天、白藏、蓐收、三秋、九秋、素秋、西陆、白藏、素节、萧辰、秋序、清秋、金商、白茂、凌辰、素律等
素商
秋属金,对应五音中的"商",色白故称"素"。
宋代《广韵》"秋曰素商"。
金天
秋属五行之金。
文学化用:杜甫《赠虞十五司马》"爽气金天豁"。
白藏
秋收冬藏,色白属金。
《尔雅·释天》"秋为白藏"。
蓐收
秋神之名。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其神蓐收"。
三秋
孟秋(七月)、仲秋(八月)、季秋(九月)的统称
文学化用: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滕王阁序》

四、冬季雅称
冬季雅称强调 闭藏、 极寒,契合《说文解字》"冬者,终也"的敛藏哲学。
雅称:玄英、安宁、寒辰、三冬、元英、清冬、北陆、玄序、穷阴、严冬、玄冬、孟冬、仲冬、季冬、严节、岁馀等
玄英
玄为北方黑色,英指寒气凝结。
《尔雅·释天》"冬为玄英"。
安宁
万物蛰伏休养。
《尔雅·释天》"冬为安宁"。
寒辰寒冷的时节。
文学化用:韩愈《赠张籍》"寒辰备肴蔬"。
三冬
冬季三个月统称。
《汉书·东方朔传》"三冬文史足用"。
穷阴
阴气极盛、岁末严寒的时段,蕴含深刻的自然哲学思想。
文学化用: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白居易《岁晚旅望》

而今,我们仍站在同一轮日月下。
当你说「盛夏」,古人会说「槐序」;当你叹「寒冬」,他们低吟「穷阴」。
这些雅称,是千年文心在时令里种下的莲籽——不染尘埃,自有清香。
原来最深的浪漫,不过是向天地借一缕风,与古人共一盏茶,在「芳春」「素秋」的交替中,认取生命本来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