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退税大不同,月底截止别错过!个税退税常见误区,赶紧补课!
关于个人所得税退税,确实存在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以下是一些关键点,帮助您正确理解和操作:
1. "申报退税":
- 指的是在年度内,通过个人所得税申报系统提交相关信息,如工资薪金、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收入,以及相关扣除项目(如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等)。
- 申报的过程是在年度结束后进行的,通常在每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之间。
2. "申请退税":
- 指的是在申报了相关收入和扣除项目后,如果计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小于0,即存在多缴税款的情况,纳税人可以通过税务部门提供的平台或服务,提交退税申请。
- 申请退税通常是在申报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的,具体时间可能会根据税务部门的规定有所调整。
以下是一些关于个税退税的常见“迷糊事儿”:
- "申报期与申请期混淆":有些纳税人会将申报期和申请期混淆,以为申报了就可以直接退税,实际上需要等待税务部门审核后才能申请退税。
- "误以为所有收入都需要申报":并不是所有的收入都需要申报退税,只有符合税法规定的收入和扣除项目才能申报退税。
- "忽视专项附加扣除":很多纳税人不知道或者忘记申报专项附加扣除,这可能会影响到退税金额。
- "资料准备不齐全":申请退税时需要
相关内容:

2021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正在进行中,申报时间从今年3月1日起至6月30日。
眼看就要到月底了,但还是有不少小伙伴在操作的时候存在不少“迷糊事儿”,那就请上海税务再来帮大家敲一次黑板吧!
申报退税≠申请退税
经过这些年的科普,想要退税的小伙伴应该都不会忘了申报这件事儿。
但是,申报退税并不等于申请退税哦!
千万别忘了还有这个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