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尔在什么地方
海拉尔区,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是中共呼伦贝尔市委员会、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呼伦贝尔市政治、经济、文化、医疗、教育、交通、信息、居住中心。
相关内容:
呼伦贝尔市共有两个市辖区,五个县级市,三个民族自治旗,四个旗,旗、自治旗同是县级行政单位。
呼伦贝尔是内蒙古自治区管辖的地级市,各区市旗的地名多为蒙、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满族名字命名的,多数人不解其意,具体地方语译如下:
海拉尔区:“海拉尔”系蒙古语,意为“流下来的桃花水”,即因雪化冰融时注入河内;或者意为“野非菜丛生的地方”,牧民称其为“野韭地的河”,因牛羊爱吃野韭菜,河两岸至今长有茂密的野韭菜而得名;
扎赉诺尔区“扎赉诺尔”(蒙古语“达赉诺尔”之同音异译)是呼伦湖的习惯称谓,意为“海一样的湖”;
满洲里市:1901年,沙俄在我国东北境内修建的中东铁路西线建成,因这里是从俄国进入中国东北(当时惯称“满洲”)的首站,故名“满洲里站”,俄语为“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变成了“满洲里”。;
扎兰屯市:是满语&34;,即汉语&34;之意,清朝正三品武官名,史籍中&34;也写作&34;或&34;,即&34;的缩写;
牙克石市:“牙克石”名称是由满语“雅克萨”音传而来。清代时期名为“扎墩毕拉雅克萨”,意为“扎墩河被涮坍了的湾子”,“扎墩毕拉雅克萨”以“扎墩河”而得名;
额尔古纳市:以额尔古纳河得名,并根据少数民族语音译得名,蒙古语为“捧呈、敬献”之意,后又逐渐修饰为“奉献”之意,额尔古纳市是蒙古族的发祥地;
根河市:是蒙古语“葛根高勒”的谐音,意为“清澈透明的河”,故得名;
陈巴尔虎旗:巴尔虎部落是蒙古族最古老的部落,铜石并用时代居住在贝加尔湖畔。1732年、1734年到呼伦贝尔戍牧屯边,是呼伦贝尔原住民之一。
陈巴尔虎旗旗府巴彦库仁意为“富裕的院落”,因地处海拉尔河和莫日格勒河之间水草丰美之地而得名。
新巴尔虎左、右旗:巴尔虎,系蒙古族喀尔喀部之一部落名,因该旗的巴尔虎人比陈巴虎旗的巴尔虎人进驻呼伦贝尔的时间迟两年,故名新巴尔虎。蒙古语称东为左,西为右,故分新巴尔虎左、右旗。
新巴尔虎左旗旗府阿木古郎镇,其蒙语意为“太平”之意。
新巴尔虎右旗旗府阿拉坦额莫勒,蒙古语意为“金鞍子”之意;
鄂温克族自治旗:“鄂温克”为鄂温克族人的自称,意为“住在山林中的人”。鄂温克族自治旗旗府巴彦托镇,蒙语意为“富饶的河套”
鄂伦春自治旗:鄂伦春族,意为“山岭上的人们”。鄂伦春自治旗旗府阿里河镇因阿里河而得名。“阿里”为鄂伦春语,意为“磷火”,因阿里河两岸沼泽地在夏季无风夜常有沼气自燃现象,故而得名;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族自称“达斡尔”,意思是“大部族”的意思。莫旗旗府尼尔基”,蒙古语意为“繁荣”之意;
阿荣旗系满语“清洁、干净”的意思。阿荣旗旗府那吉屯那吉”,鄂温克语意为“鱼窝子”。“草原明珠”一海拉尔
海拉尔是一座小城,是呼伦贝尔市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旅游中心。呼伦贝尔总面积26.2万平方公里,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这里包括蒙,汉,满,回,朝鲜族等20多个民族。
海拉尔在蒙语中是&34;之意,因沿海拉尔河两岸长满了野韭菜而得名
夏天的草原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真正让你感受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场景。海拉尔的成吉思汗广场,苏炳文广场,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哈萨尔大桥都是游玩盛地,还有老舍先生笔下的“天下第一曲水”莫尔格勒河,蜿蜒曲折,美不胜收!
欢迎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呼伦贝尔“草原明珠”一海拉尔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