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一游”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源与对策解析

“到此一游”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源与对策解析"/

“到此一游”这种刻字、涂鸦等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层面:
1. "成本低廉,处罚力度不足:" "实施成本低:" 刻字、涂鸦等行为通常只需要简单的工具(如小刀、石笔、口红等),耗时短,花费极低。 "被发现和处罚难:" 尤其是在大型景点或人流量大的地方,监管力量往往有限,难以做到全面覆盖和实时监控。即使被发现了,处罚力度有时也偏软,尤其是对于个人游客而言,罚款金额可能不高,或者难以找到具体责任人,导致违法成本低。
2. "监管存在难点:" "人流量大:" 很多热门景点人潮汹涌,难以对每个游客的行为进行有效监控。 "隐蔽性强:" 有些游客会选择在偏僻角落或不易被发现的设施上进行涂鸦。 "取证困难:" 在拥挤的环境中,要准确取证并找到肇事者并非易事。 "跨区域管理:" 某些行为可能涉及多个管理单位或区域,协调管理难度大。
3. "部分游客文明意识淡薄:" "缺乏公德心:" 一些游客个人主义意识较强,只顾自己方便或留下“印记”,而忽略了对公共财物和环境的尊重。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3月21日,北京延庆警方对张某林、李某荣、苏某芳等在长城城墙上刻字的游客作出了行政拘留并处罚款的处罚。

窃以为,旅游景点刻字屡禁不止,与处罚力度不够有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以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说实话,拘留几日罚几百块钱,这样的处罚对破坏文物的违法者来说不疼不痒,显然不能达到让其“长记性”且以儆效尤的目的。某网友建议:“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景区管理联网及黑名单共享机制!”这无疑为遏制破坏文物行为提供了新思路。

在这方面,某些国家的做法值得借鉴。游客在德国的旅游景点上随意涂鸦,会被罚几百甚至几十万欧元;而在意大利,游客破坏旅游景点会受到控告,将承受巨额罚款,故意损坏文物者甚至可能破产。

可见,提高破坏文物违法者的违法成本,才能制止“到此一游”的不文明涂鸦行为。

作者:

来源: 今晚报

发布于 2025-10-17 05:13
收藏
1
上一篇:女大学生背包游全球46国,意外发现旅行赚钱两不误,利润丰厚引关注 下一篇:广州19岁大学生2万预算45天环游8国,瞒家长打工攒旅费,揭秘青春逐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