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岛与大吴淞创新先行!上海试点标地营造,共筑高品质城市空间与价值新篇

复兴岛与大吴淞创新先行!上海试点标地营造,共筑高品质城市空间与价值新篇"/

这是一个关于上海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的重要信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解读:
1. "核心概念:“标地营造”制度" “标地营造”可能不是一个非常标准的官方术语,但根据上下文,可以理解为一种"在特定地块(标定地块)上进行城市营造(营造活动)的制度或机制"。 这种制度的核心目的可能是"更高效、更集中、更系统地利用和改造城市空间",以提升城市整体品质和价值。 它可能涉及"规划、土地供应、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等多个环节的协同和优化,旨在打破常规的土地审批和开发模式,探索更灵活、更市场化的方式。
2. "试点区域:复兴岛和大吴淞" "复兴岛":位于苏州河上,通常与创意产业、历史风貌保护、滨江开发等概念联系在一起。选择这里试点,可能意在探索如何在历史保护与创新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提升岛屿的整体功能和吸引力。 "大吴淞":位于上海东北部,靠近长江口,是上海重要的滨江地区。选择这里试点,可能着眼于其工业遗存改造、产城融合、滨水空间利用、生态修复等方面,探索从传统工业基地向现代化城区转型的路径。 选择这两个不同定位和特征的区域进行试点,可能旨在检验“标地营造”制度

相关内容: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10月16日报道:10月16日,“上海标地营造专家咨询会”在复兴岛举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首次透露了上海标地营造工作的实施构想。

当前,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但在资源环境紧约束、紧平衡背景下,上海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为进一步用制度机制改革来保障和促进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上海正在探索建立具有上海特色的标地营造制度。

构建分级开发体系,打造标准地和标杆地

标地营造制度核心在于,在规划引领、资源统筹的工作机制下,按照协调统一的方案,通过具体建设实施行为在时间上的精准协同、空间上的精细定制,系统构建动态匹配、跨周期平衡、持续增值的城市建设运营的良性循环。

操作上,构建分级开发体系,打造标准地和标杆地。其中,标准地是以合规、高效为核心,符合底线要求的基础型空间载体。标杆地是以高品质、综合性为核心,为片区和地块品质升级、价值提升提供更好条件的空间载体。上海将秉持“标准地主导、标杆地提升”原则,强化土地供给与产业功能之间的精准匹配,适配产业项目需求与标地营造标准。

在集中成片开发区域,统筹大市政大环境与地块开发融合;在相对独立地块,根据周边标高、功能建设情况等,因地制宜确定营造方案,有条件的核心区位或地标地块按标杆地标准进行建设。

​复兴岛、大吴淞打造标杆地的试点片区

标地营造是新生事物,实施机制有待探索提炼,目前计划将复兴岛和大吴淞打造成标杆地的试点片区。

复兴岛定位为存量利用。复兴岛是市区两级政府已经完成大部分存量用地收储的规划留白区域,正在公示的《上海市黄浦江滨江中北段专项规划》明确了复兴岛“数字智能岛、设计艺术岛、人民城市岛”的功能定位,将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工业遗存、生态资源和有关支持政策,打造为国际创新创业岛,建设成为未来城市实验区、创新创业和人才集聚区、空间智能创新先行区。

大吴淞定位为转型升级。大吴淞是典型的老工业基地,根据已经批准发布的《大吴淞地区专项规划》,将打造成为生态基底品质优越、创新创造功能集聚、滨水空间魅力彰显的上海产业转型示范区、智能智造引领区、绿色低碳发展样板区,成为超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标杆。

标地营造是新形势新要求下城市发展运营的重要举措,本次标地营造专家咨询会上,专家分享先进经验与成功案例,为将“标地营造”的理念创新转化为城市发展动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发布于 2025-10-16 21:58
收藏
1
上一篇:理响中国,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历程与未来展望 下一篇:理响中国丨探寻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奥秘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