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新型工业化征程稳健,新质生产力加速成型实践地崭露头角

黑龙江省新型工业化征程稳健,新质生产力加速成型实践地崭露头角"/

黑龙江省的新型工业化正在取得显著的进展,并加速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地。这一成就得益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政策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产业升级转型步伐加快:"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黑龙江省正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特别是装备制造、能源、食品等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通过引入先进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传统产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黑龙江省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哈尔滨市积极打造“中国软件名城”,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大庆市依托油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 "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 黑龙江省正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黑龙江省加快建设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撑。 "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黑龙江省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共同开展技术攻关。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黑龙江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加强人才培养等方式,

相关内容:

发布会现场。石启立 摄

人民网哈尔滨10月16日电 (尚城)10月16日,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专题发布“十四五”时期黑龙江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实践地”的进展成效。会上,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韩雪松作主旨发布。

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韩雪松。石启立 摄

韩雪松介绍,“十四五”以来,黑龙江省工信系统着力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奋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走深走实,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物质技术保障和支撑。

一是工业质效实现新提升。聚焦建设质量龙江,全力实施产业振兴计划,加快推动工业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2020—2024年,黑龙江省规上装备工业和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8.2%和2.4%,工业运行质效持续提升。全省工业和制造业技改投资始终高于全省规上工业投资增速,其中2024年和今年上半年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速分别高于全国15.9和63.4个百分点,工业新动能加速累积。哈尔滨航空、绥哈大齐生物制造2个产业集群获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十四五”以来,工业对全省税收贡献始终在五成以上。

二是大国重器扛起新担当。聚焦国家急需、龙江所能,强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全力为国家战略和国防安全提供高端硬核供给。“”号深海无人潜水器深潜纪录实现突破,AC352中型直升机和高铁救援起重机分别填补国内直升机7吨级谱系和高铁应急保障领域空白;660兆瓦级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技术全球领先,大型大垄密植高速精量播种机、鲜食玉米收获机、300马力油电混合动力拖拉机等高端智能农机产品实现国产化替代。从空天、深海到极地,从能源保障、粮食增产到安全守护,龙江制造在切实担当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任的同时,也稳稳托举起民生福祉。

三是创新发展迈出新步伐。坚持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聚焦建设创新龙江,全面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累计培育企业技术中心445个,数量较“十三五”末增长近1倍;引导企业研制省首台(套)产品592项,比2020年底增长79%;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65.2%,高于全国13.9个百分点,科技创新“最大变量”加快变成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四是转型升级迈上新台阶。聚焦发展数字经济和建设绿色龙江,推动制造业和中小企业加快“智改数转网联”和绿色化转型。2021年以来,培育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304个,全省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企业比例达到51.5%、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02户、较“十三五”增长近3倍,支持156个节能改造项目减少碳排放量超170万吨、减碳量超过“十三五”70%。

五是企业发展呈现新气象。大力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专项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协同发展。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772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96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81户,超百亿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2家。创新实施领导干部包联企业机制,推动省市县乡四级2万多名领导干部包联企业超过32万户,累计解决企业各类诉求问题超过6万个,中小企业发展活力、内生动力和获得感满意度持续增强。

六是开放合作实现新突破。聚焦建设开放龙江和向北开放新高地,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以来,相继打造世界5G大会、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新博会等国际化产业合作平台,国内外超2000多家企业、8.9万多人共襄盛会,有576个项目签约、签约额4820亿元。支持哈电、中车齐车等企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黑龙江硬核制造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全省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比2020年增长86.6%、年均增长13.6%,黑龙江工业开放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发布于 2025-10-16 20:43
收藏
1
上一篇:黑龙江,内陆腹地,何以成为北方水资源富饶之谜? 下一篇: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军民携手,同心共筑国防新防线,共绘尊崇荣光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