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黄鹤之谜,它究竟是什么鸟?为何一去不复返?

探寻黄鹤之谜,它究竟是什么鸟?为何一去不复返?"/

“黄鹤”通常不是指我们日常认知中的某种具体鸟类,而是一个充满神话色彩和文化意象的象征。它最著名的出处是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这里的“黄鹤”指的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仙人黄鹤",并非真的鸟。
"为何“黄鹤”一去不复返呢?"
根据《黄鹤楼》诗后面的自注(相传是崔颢当时听到的传说,并作为作诗的灵感来源):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传说内容大致是:
1. "仙人驾鹤而来:" 古时候,有一位名叫"费祎"(或作“费文伟”)的仙人,骑着黄鹤(一种神鸟或仙鹤)来到黄鹤楼上的"仙人所居"(或称“馆”)。他在此停留、吟咏,并留下了音乐(传说费祎弹奏过《黄鹤曲》)。 2. "仙逝而去:" 后来,这位仙人再次乘着黄鹤飞走了,从此就再也没有回来(一去不复返)。 3. "楼存人逝:" 只有这空荡荡的黄鹤楼依然

相关内容: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鹤楼有“天下第一楼”之称,唐代诗人崔颢曾在此题下《黄鹤楼》,后来诗流芳百世,楼留名千古。

那么,“黄鹤”是一种什么样的鸟?

事实上世界现有的鹤类共有十五种,但并没有一种名为“黄鹤”的鸟,历史上也未曾有过相关记载,既然如此,为什么还叫“黄鹤楼”?

黄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当时东吴在此修建黄鹤楼作为瞭望塔。其中“黄鹤”的名称由来也有着很多神话传说。

南朝萧子显的《南齐书》说:“世传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上也”,意思是曾有名叫子安的仙人驾鹤途经此地,因此而得名。

子安原名窦子安,据说在其去世后,一只黄鹤飞到他家屋前的树上呼唤他的名字。窦子安随即出现,驾着黄鹤在屋顶盘旋几圈后向西飞去。

还有一说曾经此地有一酒店,一路过道士在墙上画了一只会跳舞的黄鹤,酒店因此生意兴隆,十年之后道士归来吹笛唤下黄鹤驾鹤而去,于是酒店老板便出钱盖了黄鹤楼。

估计诗人崔颢当时就是听闻此传说,登楼而不见黄鹤,于是才感叹“昔人已乘黄鹤去”、“黄鹤一去不复返”吧。

这些故事虽有趣动人,但“黄鹤”的来历却并不是如此。

如今黄鹤楼重建于1985年,原址在如今一公里外的蛇山黄鹄矶上,而古时候的“鹤”与“鹄”二字读音相同互为通用,因此黄鹄即黄鹤,黄鹤即黄鹄。

这个黄鹄又是什么动物?

清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孚部》中记载:“鹄形似鹤,色苍黄,亦有白者,其翔极高,一名天鹅。”

也就是说,黄鹄即古代的鸿鹄,也就是现在的大天鹅,因其嘴巴根部为赤黄色,于是得名黄鹄。越冬的黄鹄在洞庭湖、鄱阳湖或长江的沙洲上随处可见。

并且关于天鹅最早的记载,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拨弦惊火凤,交扇拂天鹅”。因此“黄鹤”实际上就是天鹅。

叫“黄鹤”的鸟虽然并不存在,不过许多鹤类在幼鸟时期的颜色就为黄色。

比如白鹤,虽然它们成年之后的颜色为白色,但幼鹤刚出生时跟鸭子一样,为毛茸茸的浅黄色。

它们的幼鸟出生在北方西伯利亚地区,到了秋天就会飞往南方过冬。它们边迁徙边成长,到达两湖地区的越冬地时,虽然黄色的羽毛有所暗淡,但整体还是呈黄色。

春天时,它们会再次迁徙至北方,等到下一个秋天再飞回来。但是当下一次见到他们时,幼鹤已经成年,变成真正的白色了。

所以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也算是“黄鹤一去不复返”吧!


来源:微信公众号“有趣冷知识”

作者:佳遇秋杨

编辑:景晨、杨敏(实习)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其它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发布于 2025-10-15 22:28
收藏
1
上一篇:白鹤情缘,“爱爱”的传奇飞翔之旅 下一篇: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惊现大兴安岭古里河国家湿地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