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消息!全球极度濒危物种白鹤(Ciconia boyciana)首次现身云南昭通,对于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当地生态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一些关于这个消息的关键点:
1. "物种稀有度极高":白鹤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全球野生种群数量非常稀少,它们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
2. "首次现身云南昭通":这标志着白鹤的分布范围可能有所扩大,或者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能够到达之前未记录到的区域。这为研究白鹤的迁徙规律、生态习性以及保护策略提供了新的线索。
3. "生态意义":白鹤的出现通常意味着当地生态环境良好,特别是湿地、湖泊等生境质量较高,能够满足这种大型水鸟的生存需求。这反映了昭通地区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方面取得的成效。
4. "保护价值":这次发现对于白鹤的保护工作至关重要。相关保护机构和研究人员会密切关注白鹤的活动,评估其生存状况,并可能采取措施加强保护,例如监测、栖息地保育、公众教育等。
5. "地方反响":这一罕见发现无疑会引发当地政府和民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更高关注和参与热情。
总而言之,白鹤在云南昭通的首次现身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我国乃至全球的濒危物种保护
近日,云南昭通大山包保护区科研人员在开展日常水鸟监测工作时,惊喜发现大海子湿地内有一只全身白色、脸部裸露通红、双腿修长粉红色的大型水鸟混迹于黑颈鹤群体中。

朱勇 摄
经鉴定,确认这只大鸟为全球极度濒危物种、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白鹤。

吴太平 摄
据相关文献显示
白鹤属鸟纲鹤形目鹤科的大型涉禽
繁殖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
全球种群数量不足4000只
是唯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列入极度濒危等级的物种

图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此外
12月26日
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骤降大雪
气温降至零下10摄氏度
积雪达10厘米厚
白茫茫的夜宿地内
一眼望去全是黑颈鹤
低头忙碌刨食食物的身影

郑远见 摄

郑远见 摄


郑远见 摄
黑颈鹤与白皑皑的大雪相互点缀
构建出一幅自然和谐的冬日画卷

郑远见 摄
吃饱了仰起脖子的黑颈鹤 图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据了解
目前
黑颈鹤越冬迁徙已基本结束
飞抵大山包越冬栖息的黑颈鹤数量
基本稳定在1700多只
来源: 云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