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相对湿度达100%的消息冲上了热搜,很多人很好奇,空气湿度到底是什么?湿度达100%时会发生什么?

其实,空气就像个“吸水海绵” ,水蒸气就是它能吸的水。空气湿度,就是这块海绵吸了多少水。
但这块“海绵”有个特点:温度越高,能吸的水越多;温度越低,能吸的水越少。
比如:夏天高温时,空气像一块大海绵,能吸很多水汽;冬天低温时,空气像小块海绵,吸不了太多水。
我们平常所说的空气湿度,其实是指“相对湿度”,用百分比表示,比如“湿度60%”“湿度100%”。它的意思是:空气中实际的水汽量,占这块‘海绵’最多能吸水量的比例。

这就好比说:一个杯子,最多能装100毫升水(相当于空气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如果现在装了50毫升,就是“水量50%”,对应空气“相对湿度50%”;
如果水装满了100毫升(水杯满了),就是“水量100%”,对应空气“相对湿度100%”,这时候空气再也塞不进水汽了。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空气湿度,通常在相对湿度40%~60%之间。这个范围就像 Goldilocks 喝的粥——不高不低,刚好让身体舒服。
为啥40%~60%最舒服?这是因为:
湿度太低(低于40%):空气像块干海绵,会“吸走”皮肤和呼吸道的水分。比如冬天开暖气时,湿度常低于30%,人会觉得皮肤紧绷、嗓子干痒,甚至流鼻血,嘴唇也容易干裂。

而湿度太高(高于60%):空气像湿毛巾捂住口鼻,汗液蒸发困难。夏天湿度超过70%时,哪怕气温不高,也会感觉“闷得喘不过气”,皮肤黏糊糊的,还容易长湿疹。
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时,衣服被褥不会太潮也不会太干,穿着贴身舒适;家具、书籍不易发霉,也不会因干燥开裂;连蚊虫活动都相对减少(湿度太高时蚊子更活跃,太低时部分昆虫难以生存)。(本文由千年兰亭在今日上独家首发,谢绝转载)
为啥北京最近湿度达到100%?这是因为下面几方面原因的迭加:
1. 暖湿气流狂灌水:南方的湿热空气被副热带高压“推”到北京,就像有人不停往空气这块“海绵”里倒水;

2. 雨水反复加湿:隔天下雨,雨水蒸发后水汽留在空气中,相当于“倒水”没停过;
3. 温度帮倒忙:白天升温后空气能吸点水汽,但早晚温度一降,空气能吸的水量变少,水汽就容易“满格”(达到100%)。
那么,当湿度达到100%时,会发生啥呢?
1.水汽饱和,要“漏水”了:就像满水杯一摇晃就出水,空气湿度100%时,只要温度稍微下降,水汽就会凝结成水滴——变成雾、露水,或者直接下雨(比如北京这几天早晚的雾气和降雨)。
2.体感像“蒸桑拿”:人体出汗是为了蒸发散热,但湿度100%时,空气里水汽饱和,汗液蒸发不了,就像被保鲜膜裹住,浑身黏腻闷热。(本文由千年兰亭在今日上独家首发,谢绝转载)
3.物品集体“受潮”:衣服晾一天还是潮的,墙壁、家具表面冒水珠,连饼干都变软——因为空气里的水汽没地方去,只能“附”在物体上。
这样解释,您是不是就明白了?其实高湿度天气就像空气“喝撑了”,咱们做好防潮防暑,等天气系统变一变,它自然会“消化”掉水汽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