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历史!15号线春节前开通,地铁建设史上多个“最”亮点闪耀京城

刷新历史!15号线春节前开通,地铁建设史上多个“最”亮点闪耀京城"/

这个消息非常令人振奋!如果北京地铁15号线(亦庄线南段)确实计划在春节前开通,并且创造了地铁建设史上的多个“最”,那它无疑将是北京乃至中国轨道交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这些“最”可能涉及哪些方面:
1. "最长地下车站":可能创造了单站建筑面积或地下开挖体积的纪录。 2. "最深的车站或区间隧道":克服了复杂的地质条件(如深厚人工填土、地下水和障碍物)。 3. "最复杂的车站结构":可能包含多层换乘、大客流集散、特殊设备用房等。 4. "最高效的施工技术":例如,在有限空间和城市核心区采用了创新的盾构、明挖或盖挖工法,实现了快速建设。 5. "最大的单次土方开挖/浇筑量":体现了工程规模和技术能力。 6. "最短的建设周期":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较快的建设速度。 7. "克服了最多特殊地质挑战":在北京特有的复杂地质条件下取得突破。 8. "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最高":可能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监控、节能环保技术等。
"关于“刷新历史”和“多个最”:"
“刷新历史”通常意味着在某个或多个关键指标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多个

相关内容:

轨道交通15号线工程起自闵行区紫竹高新区站,止于宝山区顾村公园站,途经闵行区、徐汇区、长宁区、普陀区、宝山区等5个行政区。

线路全长约42公里 ,设地下车站30座,其中8座车站与路网中既有和在建的9条线路形成换乘。记者了解到,15号线创下地铁建设史上多个之“最”,“一次性开通线路最长”、“建设周期最短”、“开通等级最高”等等。

今天上午,记者在15号线上海南站看到,施工人员正在对站台、站厅等进行最后的收尾调整工作。放眼望去,整个站厅大部分已经完成,只是在一些指示牌的张贴、环境清洁等细节需要完善。

记者登上一列15号线新车,座椅和扶手都以金色为主色调,线路指示牌上的站名信息和换乘信息等已经修改完成,车厢内还有无障碍区域,并设有电子显示屏、充电接口等。

而走到车头的地方,跟一般的地铁不同的是,15号线采用无人驾驶系统,是首条全线全功能一次性开通最高等级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的地铁线路,透过车头前的两块玻璃挡板,可以清晰看到整个隧道内的情况。

据介绍,15号线为国内轨道交通建设史上一次性开通最长地下线路(42.28公里)。15号线还是上海乃至全国一次性开通里程最长,运行等级最高的(UTO)全自动运行线路。

15号线工程于2016年8月开工,2020年底建成,历时4年4个月,期间因“新冠”疫情防控、重点任务保障等需要,实际施工时间仅3年5个月。称得上是“建设周期最短”的地铁线路,背后的艰辛付出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15号线开通在即,地铁方面也做出特别提醒,其中桂林路站因施工建设难度和“新冠”肺炎疫情综合影响需要适当延长工期,本次暂不开通,建设尚需时间,实现开通后同步实现与9号线桂林路站换乘。娄山关路站与2号线换乘通道因涉及与商业体地下空间改造,暂时实行站外虚拟换乘,待改造完成后即可实现2号线与15号线的同站换乘功能。

记者 / 瞿煌俊

编辑 / 黄骞文

图片 / 邵林峰

发布于 2025-10-14 23:57
收藏
1
上一篇:终于等到你!杭州地铁2号线今17时全线通车,领跑全国地铁公交移动支付新纪元 下一篇:地铁6号线今夏8月通车,畅享便捷出行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