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节假日,邮局里总是人头攒动。有人排队寄包裹,有人办银行卡,还有人问:“这里的工作人员到底是什么编制?”不少人以为邮政局的员工都是公务员,其实真没这么简单。这事儿,很多人都搞混了。

有网友说,邮政局就是国家单位,里面的人肯定是公务员。这话一半对一半错。现在咱们说的“邮政局”,其实分两种:一种是管行业的“邮政管理局”,另一种是办业务的“中国邮政集团”。俩单位,性质完全不一样,编制也差得远。
先说邮政管理局。这是正儿八经的国家行政机关,归交通运输部管。里面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是行政编制,也就是公务员。招人靠的是国考,穿制服、管快递、查违规,这类人说白了就是“管行业的”。不过除了公务员,还有一部分是事业编,比如搞安全、做研究、管后勤的。他们进门得考事业单位考试,身份和公务员不一样,但也是编制人员。
管行业的邮政局,公务员和事业编都有。
有人问,那我去邮局寄快递,窗口里坐着的那些人是什么身份?他们可不是公务员。中国邮政集团是央企,跟行政机关没关系。员工和普通公司职工一样,签的是劳动合同,没有什么行政编,也没有事业编。工资、福利、晋升,都是企业那套,干得好能升职加薪,干得一般也可能被淘汰。
有老员工说,邮政集团以前确实有些“老编制”,但2007年大改革后,编制彻底取消了。现在想进邮政,得参加公司自己的招聘考试,签合同,和银行、电信差不多。唯一的例外,是有些集团高管调去党政机关做领导,身份会转成公务员,但这种情况极少,普通人碰不到。

还有人搞不清,这两家到底啥关系?其实,邮政管理局和中国邮政集团互不隶属,平级单位。前者定规矩,后者照着干。信件投递、普遍服务这些事,中国邮政集团必须按邮政管理局的政策来执行。邮政管理局不会管企业怎么赚钱,只负责监督,企业出了问题才会介入调查。
不少网友觉得,邮政集团员工工作稳定,待遇不错,是“铁饭碗”。但实际上,央企和公务员还是有差距。公务员有编制,退休有保障,工作也稳。企业员工靠合同,福利看业绩,虽然比小公司强,但和公务员没法比。也有年轻人说,现在进邮政集团压力不小,收入不高,晋升慢,远没有公务员香。
邮政局窗口里的员工,是央企职工,没有编制。
有的人还分不清“邮政局”和“邮政管理局”,觉得都是一个地方。其实,两者办公地点、标识、业务都不一样。管行业的邮政管理局,门口一般挂着“XX市邮政管理局”牌子,办证查案,和老百姓寄快递没啥直接关系。中国邮政集团网点则是“XX市邮政局”或者“中国邮政”,办业务、收快递、存钱、买保险,日常接触最多的就是他们。
有人问,邮政集团员工有没有可能转成公务员?理论上不行,实际上极少数高管有机会,但普通员工没这个通道。要想当公务员,只能参加国考,进邮政管理局,或者考事业编进下属事业单位。企业内部转编制,基本没戏。
还有人好奇,邮政集团的待遇和公务员比,差距大吗?数据显示,基层邮政员工工资不高,平均五六千,福利一般。公务员则有稳定工资、住房补贴、退休保障,压力小,社会认可度高。企业职工虽然有绩效奖金,但要拼业绩,干得不好奖金就少,稳定性不如公务员。
公务员和企业员工,身份、待遇都不是一回事。
不少人感慨,邮政系统变化大,编制越来越少,铁饭碗也在变。有人觉得企业化后竞争激烈,年轻人压力大,待遇一般;也有人认为,央企还是比私企靠谱,起码不怕拖欠工资,福利比小公司好。但要说跟公务员一样稳定,还是差一截。
如果你在邮政窗口看到服务员、快递员、柜台人员,他们都是企业职工,签合同,没编制。只有去邮政管理局办事,才可能碰到公务员或者事业编。两种身份,工作内容、晋升渠道、福利待遇都不一样,别再混淆了。
这几年,大家都在追求稳定工作。公务员、事业编依然是热门,竞争激烈。企业岗位也有优势,但压力更大,晋升难度高。邮政局的编制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关系到很多人的就业选择和职业规划。
邮政系统分工明确,管行业的邮政管理局有公务员和事业编,办业务的中国邮政集团则是企业员工。别再以为寄快递的窗口人员是公务员了,他们和你我一样,都是打工人。想要稳定编制,还是得考公务员或者事业编,企业员工是另一条路。
邮政局的编制,其实是社会分工的缩影。每个岗位都有人坚守,既有“管秩序”的公务员,也有“做服务”的企业员工。无论身份如何,大家共同撑起了中国邮政的庞大网络。选择哪条路,还是要看自己的追求和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