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最是一年层林尽染时晨光刚漫过山脊时,我总爱站在老家屋后的土坡上望山。那片横亘在村西的林子,是我打小熟稔的老友,春有新绿缀枝,夏有浓荫蔽日,可唯有秋日,它才肯卸下平日里的素净,将积攒了一整年的热烈尽数铺展——漫山的叶儿像是被上天打翻了调色盘,红的似火,黄的如金,橙的若霞,连深绿也染了几分醇厚的墨色,层层叠叠晕染开,成了秋日里最动人的模样。我总说,这片林子是懂时节的。它从不会急着褪去夏装,总要等第一阵秋风掠过,才慢悠悠地开始换装。最先有动静的是山脚下的槭树,往年这时节,我总爱蹲在树底下捡它的叶子。那叶子像极了奶奶缝衣服时用的红布剪的五角星,边缘还带着细碎的锯齿,摸上去却软乎乎的,像是裹了一层薄绒。起初只是枝头几片零星的红,像不小心溅在绿绸上的胭脂,可不过三五天,风一吹,那红便顺着枝丫往下漫,先是染红了整根枝条,再连成一片,最后竟把整棵树都烧得通红。远远望去,那几棵槭树像极了守在山口的火炬,连带着空气里都飘着几分暖融融的气息。

紧随槭树之后的,是林子深处的银杏。老家的银杏不多,就那么七八棵,长在一条废弃的山路边,树干粗得要两个我才能合抱。夏天时,银杏叶是浅绿的,像一把把小扇子,风一吹就哗啦啦地响,我常和小伙伴们在树下捡落叶,夹在课本里当书签。可一到秋天,它就变了模样。先是叶尖儿染了点淡黄,像给小扇子镶了圈金边,接着那黄便一点点往叶心渗,直到整片叶子都成了透亮的金黄色。阳光穿过枝叶时,叶子像被镀了层金箔,连地上的影子都泛着暖光。等风再大些,叶子便开始往下落,一片接着一片,铺在小路上,踩上去沙沙响,像是走在铺满碎金的地毯上。我总爱把捡来的银杏叶夹在字典里,过些日子取出来,叶子变得干硬,却依旧保持着鲜亮的黄色,闻起来还有淡淡的草木香。比起槭树的热烈、银杏的明媚,林子北边的栎树则多了几分沉稳。栎树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缘带着粗钝的齿,夏天时是深绿色,看着就结实。入秋后,它不慌不忙地把绿色调成深褐,再慢慢晕出几分橙红,像是老木匠精心打磨过的木版画,每一片叶子都带着岁月的厚重。栎树的叶子落得晚,往往其他树的叶子都快落尽了,它还挂在枝头,像是舍不得离开树妈妈的孩子。有一年深秋,我在林子里迷路,就是靠着这些挂在枝头的栎树叶辨明了方向——远远望去,那片深褐中透着橙红的林子,像极了暮色里的灯塔,指引着我找到回家的路。

除了这些叫得上名的树,林子里还有许多不知名的灌木。它们不像大树那样引人注目,却在角落里默默添彩。有的灌木叶子是浅浅的橘色,像熟透了的橘子皮;有的则是紫红,像姑娘们爱涂的胭脂;还有的一半绿一半红,像是被秋风吹乱了颜色,却透着几分俏皮。这些灌木长在大树的间隙里,把林子的颜色衬得更丰富了,远远望去,就像一幅层次分明的油画,每一笔都透着自然的巧思。我常爱沿着林子深处的小路走,那是爷爷年轻时踩出来的,路面上铺着厚厚的落叶,走起来软软的,一点也不硌脚。路的两旁,树枝交错着搭成了天然的拱廊,阳光透过叶缝洒下来,在地上织出斑驳的光影,随着风轻轻晃动。有时会遇到几只松鼠,抱着松果在树枝上蹦跳,看到我来了,也不害怕,只是停下来看我几眼,又捧着松果钻进了叶丛里,只留下一阵簌簌的声响。偶尔还会有鸟儿落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声音清脆,像是在唱着秋日的歌谣。

有一次,我在林子里遇到了一位画者。他背着画板,手里拿着画笔,正对着一片槭树林写生。我站在他身后看了许久,只见他笔下的槭树,红得热烈却不刺眼,黄得明媚却不张扬,连叶子上的脉络都画得清晰可见。他告诉我,他每年秋天都会来这里画画,因为这片林子的秋景,是任何颜料都无法完全复制的——它的颜色会随着光线变化,早晨是柔和的暖红,中午是鲜亮的橙黄,傍晚则是醇厚的深褐,每一刻都有不一样的美。那天,我们聊了很久,他还送给我一幅小画,画的是几棵银杏树下,落满了金黄的叶子,旁边还有一只正在捡叶子的小松鼠。我把画挂在了书桌前,每次看到它,都能想起林子里的秋日时光。老家的秋天,总少不了一场秋雨。秋雨不像夏雨那样急急忙忙,它总是慢悠悠的,细细密密地洒下来,像是怕惊扰了林子里的生灵。雨后的林子,更是别有一番韵味。叶子被雨水洗过,红的更艳,黄的更亮,连空气里都带着淡淡的草木香和泥土的气息。我常爱撑着伞在林子里走,听着雨水打在叶子上的声音,淅淅沥沥的,像是大自然在弹奏着温柔的乐曲。有时会看到雨滴从叶子上滚落,落在地上的水洼里,溅起一圈圈小小的涟漪,把叶子的影子也晃得支离破碎。

秋雨过后,林子里的蘑菇就多了起来。奶奶常说,雨后的蘑菇最鲜嫩,于是我便跟着她去采蘑菇。奶奶认得哪些蘑菇能吃,哪些不能吃,她总爱牵着我的手,在林子的落叶堆里找蘑菇。那些蘑菇有的是白色的,像小小的伞;有的是褐色的,藏在落叶里,不仔细看根本找不到。采蘑菇的时候,奶奶总爱给我讲她小时候的故事,说她年轻时,也是这样跟着她的妈妈来林子里采蘑菇,那时候的林子比现在还密,蘑菇也比现在多。听着奶奶的故事,看着身边的落叶和蘑菇,我忽然觉得,这片林子不仅承载着我的童年,还承载着奶奶的青春,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等到秋意再浓些,林子里的叶子就开始大规模地飘落了。风一吹,叶子像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有的飘落在小路上,有的飘落在小溪里,还有的落在我的肩头。我常爱躺在铺满落叶的地上,看着头顶的树枝。树枝上的叶子越来越少,露出了湛蓝的天空,偶尔有几朵白云飘过,像是在天空中散步。阳光透过树枝洒在脸上,暖暖的,一点也不刺眼。那一刻,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风吹过叶子的声音,和自己的心跳声。有一年深秋,我因为工作忙,没能回老家。等到我周末赶回去时,林子里的叶子已经落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和地上厚厚的一层落叶。我有些失落,蹲在地上捡了几片还保持着些许颜色的叶子,心里想着,今年的层林尽染,我还是错过了。可就在我准备起身离开时,一阵风吹过,枝头最后几片叶子飘落下来,落在我的手心里。那叶子是橙红色的,边缘已经有些卷曲,却依旧透着几分倔强的美。我忽然明白,其实我并没有错过什么——这片林子的秋景,早已刻在了我的心里,无论是热烈的红,还是明媚的黄,无论是飘落的叶,还是雨后的香,都成了我记忆里最珍贵的宝藏。

如今,我虽然在城市里工作,但每年秋天,我都会尽量抽时间回老家,去看看那片林子。城市里也有秋天,也有落叶,可总觉得少了几分老家林子的韵味。老家的林子,是有生命的,它陪着我长大,看着我从一个懵懂的孩子变成一个成熟的大人,它用它的四季,教会我什么是美好,什么是陪伴。最是一年层林尽染时,那漫山的色彩,是大自然对秋日最深情的告白,也是我对老家最温暖的眷恋。每次站在土坡上望山,看着那片层层叠叠的林子,我都会想起奶奶的笑容,想起儿时的伙伴,想起那些在林子里度过的美好时光。那些时光,像一片片落叶,落在我的记忆里,拼成了一幅最美的秋日画卷,永远留在我的心中。(图片源于网络。创作不易,请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