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丨又是一年桂花香浓时

杂文丨又是一年桂花香浓时"/

这是一篇关于桂花的杂文,希望能符合您的要求:
"杂文丨又是一年桂花时"
又是一年秋风起,空气中便开始弥漫起一种若有若无的甜香。无需抬头仰望,那香气便如约而至,钻入鼻腔,撩拨着记忆的琴弦。我知道,是桂花开了。
今年的桂花,似乎比往年更“低调”一些。并非不香,只是那香气,不再似烈火烹油般浓烈,更像是一首低吟浅唱的诗,需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它不张扬,不霸道,只是安安静静地挂在枝头,用小小的金色花蕊,诠释着“香”字的千钧之力。
小时候,我家巷口就有一棵老桂花树。每到金秋,那满树的金黄,便像是有人不小心打翻了蜜罐,从枝头滴落一地细碎的甜。我们这些孩子,是最喜欢桂花的。不是为了赏那“月中桂子落,天香云外飘”的意境,而是为了那香甜的桂花糕,或是那可以入口的桂花糖。放学后,我们会围着那棵树,踮起脚尖,努力地去够那些沉甸甸的花朵。有时够不着,便索性爬上树,在风中摇曳,让桂花像雨点一样落下,然后兴奋地扑上去,捡拾着掉落在身上的、地

相关内容:

桂花之于我,等同于榴莲,香味上头,瞬间提神,最后晕香。

想想第一次看见桂花树是什么时候?7年前,武汉,路边满是桂花树,一路走下来香味已经浸透了身体,直到回到家里还隐隐约约闻见桂花香。

可在这之前,我只知桂花不见桂花树,也未曾料到桂花的香味是那么浓烈。毕竟生活中关于桂花的食物仅仅是有淡淡的香味,即使甜品上面点缀着些许桂花,香味也适宜。

说起桂花,首先想到的就是“蟾宫折桂”,跟月亮、广寒宫、嫦娥、吴刚有关,正如杨万里写的“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的满山开。”这最开始生活在喜马拉雅山东段的植物,现在已经遍布国内了,不仅仅是在南方可见,北方亦是可以。

青岛就是一个桂花飘香的城市,这是独属于秋季的标记。仔细分来,桂花的品种也是许多,只不过生活中常见的有丹桂、金桂、银桂,这名字起的,可谓是体现了它的价值了。古时人们就将其作为庭中必种的绿植,尤其是文人家庭,不仅仅是因为香味成更是其独特的寓意。

其实古人对于桂花的看重,体现在多方面的。春秋战国时,就赞其“物之美者,招摇之桂”,由此可见对其的喜爱;而到了汉代魏晋,桂花就成为了贡品,一切美好的词语都加之其身,汉武帝的上林苑中就有百棵桂花树。慢慢的,桂花就带了点神秘色彩,桂花树来自于月亮之上,“吴刚伐桂”的故事更是民间流传开来,天天砍不停歇,唯有中秋这天才休息,看样子跟我们这些牛马是一样的。唐代文人更是常诵之,柳宗元、白居易、李德裕等人还曾收集各类桂花树种植,之后桂花就成为庭院中的必备树。

桂花还是喜潮热,所以常见于南方城市,北方也是极少数城市见到。这里所能见到的桂花虽少,但只其一两棵便已足够,能够相隔数里便知道哪里种植。

我对于桂花没有那么喜爱,主要因其味道,太上头了,每次只要路过都得屏气。但是桂花对于秋天又是那么有特色,只要闻见它便知道中秋快到了,秋天已经开始了。所以,它是我分辨时间的一种工具。

今天9月30日,距离中秋还有6天,寒露还有8天,在下一场秋雨来临前,请珍惜这股桂花香吧!

发布于 2025-10-13 06:28
收藏
1
上一篇:风露清,月华明,岁月如歌,共赏中秋月圆时 下一篇:又是一年收获时,五谷丰登瓜果香,鱼虾满舱绘丰收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