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地方11月仍短袖飘逸,今年秋天反常现象盘点

这些地方11月仍短袖飘逸,今年秋天反常现象盘点"/

确实,很多地方在11月份还穿着短袖,这确实让很多人感觉非常反常,也引发了关于今年秋天气候异常的讨论。这种情况通常与以下几个气象和环境因素有关:
1. "全球气候变暖 (Global Warming):" 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全球平均气温的持续上升,导致传统意义上的季节性温差减小,尤其是在秋季。原本在秋季应该出现的急剧降温变得不那么明显,或者升温趋势更显著。 2.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More Extreme Weather Events):" 气候变化使得极端天气(如暖冬、暖秋)发生的频率增加。今年可能就遇到了一个异常暖和的天气模式,导致气温迟迟不降。 3. "大气环流异常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omalies):" 例如,北极涡旋的减弱或崩溃,可能导致冷空气源地的稳定性下降,冷空气南下时被暖气流阻挡或引导,导致中低纬度地区异常偏暖。 4. "海洋影响 (Oceanic Influence):" 像厄尔尼诺(El Niño)或拉尼娜(La Niña)等海洋现象也会对全球气候模式产生显著影响,可能改变特定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格局,导致秋季偏暖。 5. "城市热岛效应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在大城市或人口密集区,建筑物、交通和人类活动会产生大量热量,使得城市比周边乡村地区

相关内容:

虽然已是深秋的 11 月,但不少生活在北方的人这两天都在感慨自己居然还穿着短袖,天气暖到离谱。根据气象部门的统计,11 月 1 日白天,华北中南部及其以南地区最高气温普遍超过 25℃,河北和山东多地更是首次在 11 月出现 30℃ 的天气。

在郑州上学的天天,在 11 月 2 日的上午观察了下班里同学的穿衣打扮,发现大概有 90% 的人都在穿短袖,而往年这个时候大家早就穿至少两件衣服了。

今年秋天暖空气的异常“固执”,让不少人陷入了迷惑穿衣的状态。俗话说,“吃了寒露饭,少见单衣汉。”但当我们分析了近 10 年来的 10 月穿衣指数数据后发现,今年的情况有点不一样。

10 月 8 日(寒露)开始到 10 月下旬,以上海、杭州、南昌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市,短袖、短裤不仅迟迟未能下场,甚至还可以被穿到 11 月初。

而在那些纬度或海拔都不是特别高的北方城市,被压在衣柜最底下的冬装,今年也暂时还没被派上用场。根据北京市气候中心消息,北京今年 10 月下旬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 3.4°C,是 1961 年以来的历史同期最高。

都快立冬了,这些城市还在冲击 30℃

除了穿衣的感受,气象数据也客观证明了最近气温的反常。11 月 1 日,多个城市就经历了当日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

据中国天气网的消息,在 11 月 1 日,全国“共有 705 个国家级气象站打破或追平 11 月最高气温纪录,超过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仅直辖市和省会级城市中,就有三分之一打破或追平了自 1951 年以来的历史同期最高温纪录。

在 11 月 1 日这天,31 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中,共有 11 个城市当日最高温在 28°C 以上。济南、郑州这些北方城市的最高温更是逼近了 30°C。

临近立冬的秋日暖阳,让不少人怀疑:我们还在过着夏天吧。

晴暖天气,退场得越来越晚

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2023 年秋天的暖空气退场晚可能并非是个偶然。

22℃是夏天与秋天的一道参考分界线。在气象学意义上,连续 5 天滑动平均气温低于 22℃,是入秋的重要划分标准之一。我们以 22℃ 为晴暖指标,梳理 1973 年至 2022 年的气象数据,描绘出了 31 个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的每年 22℃ 晴暖天气的退场日期时间线。

近 50 年的数据统计显示,全国 20 个省会城市,最后一次出现 22℃的日期,不断在迟到。1974 年 9 月 17 日,长沙告别当年最后一个 22℃晴暖天气。到了 2022 年,22℃晴暖天气退场时间就后退到 11 月中旬,足足晚了 56 天。

暖空气在秋冬季节逗留的时间变得越来越长了。中国天气网梳理了近三十年的气象数据发现,1991 年以来,国内秋天来得越来越晚,也变得越来越短了。这其中,既有入秋时间推迟的影响,也和入冬时间变晚有关。因此整体上,冬季、春季和秋季的长度均在变短。

在今年的温热天气加持下,早该入冬的内蒙古、辽宁、山西、新疆等地仍停留在秋天,而即将入冬的京津冀地区大概率也会延迟。

不过,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三股冷空气会在接下来的 10 日内由北向南逐渐到达,预计届时多地会出现较大幅度的降温,并会加速入冬步伐。

还没把厚衣服从箱底拿出来的朋友们,可以加紧准备了。

文中天天为化名

资料来源:

1. 中央气象台-每日天气提示,
https://weather.cma.cn/web/channel-380.html

2. 中国气象爱好者-既防寒又防暑!下半年最大范围暴雪要来,猛烈降温逼近但广东等除外,
https://mp.weixin.qq.com/s/FRhjTq59SrNg47xOH2gh9w

3. 新京报-今日多地气温超 30℃,900 余站点打破 11 月气温最高极值纪录,
https://m.bjnews.com.cn/detail/1698828776129705.html

4. 北京日报 -10 月下旬北京气温为 1961 年以来“最热”!,
https://ie.bjd.com.cn/5b165687a010550e5ddc0e6a/contentApp/5b1a1310e4b03aa54d764015/AP6541d6dfe4b0a9019c75f5ee

5. 中国天气网 -11 月罕见暖热后剧烈降温在即 东北气温波动如蹦极,
https://news.weather.com.cn/2023/11/3663349.shtml

6. 中国天气网-且过且珍惜!大数据告诉你这些地方秋天越来越短了,
https://news.weather.com.cn/2021/09/3493636.shtml

发布于 2025-10-12 13:43
收藏
1
上一篇:11月穿短袖成常态!专家揭秘,全球最热一年见证气候变暖趋势与年际波动叠加现象 下一篇:贵州美食大盘点,哪道菜最好吃?评选出的6道黔菜,你尝过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