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三面环水,却非半岛之谜,地理奇观背后的独特命名原因

上海市三面环水,却非半岛之谜,地理奇观背后的独特命名原因"/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虽然上海在地理上确实三面环水(东临东海,西濒黄浦江,北依长江),但通常不被定义为“半岛”(Pén'ǎn)或“岛屿”(Dǎoyǔ),主要原因在于其地理连接性:
1. "与大陆的连接性:" 上海最关键的一点是,它"西面通过黄浦江与广阔的长江流域(即中国大陆)相连"。黄浦江不仅是地理上的分界,更重要的是它沟通了长江这条巨龙,使上海能够直接“扎根”在中国大陆的腹地。
2. "半岛的定义:" 半岛(Peninsula)在地理学上的标准定义是:"陆地向海洋或湖泊延伸的部分,并且至少有一侧与大陆或其他陆地相连"。上海完全符合这个定义,因为它通过黄浦江这个“陆地桥梁”与中国大陆相连。
3. "岛屿的定义:" 岛屿(Island)则是指"四面被水环绕的陆地"。上海显然不符合这个定义。
4. "上海的特殊性:" 上海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虽然被水包围的面积很大(陆地区域被江河湖泊环绕),但其主要的、也是最关键的连接点在于西部。这使得它更像是一个深入内陆的、被水系环绕的巨大河口三角洲城市。
"总结来说:"
上海之所以不被叫半岛,是因为它的"西部通过

相关内容:

大家想过没有,上海市东临大海,北面是长江口,南面是钱塘江口的杭州湾,3面被水包围,西面与南方大陆整体相连,这样的形态,为什么从来没听过“上海半岛”的说法?

我觉得可能有几个原因:第一是习惯,地理上习惯说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这种说法早已经深入人心,没有人会有其他想法。尽管按照严格的地理定义,上海市大陆部分不像三角洲,只有崇明岛像三角洲(河流分汊、泥呈沙扇形淤积),约定俗成,将错就错?

况且,上海市的地貌变迁非常大,一千多年前,上海大半还泡在海里,现在的土地多数是历史上泥沙淤积,逐步向海洋凸出去的,古代上海这地方陆地没有凸出到水里,也就不存在半岛的说法传下来;甚至上海市还有一圈土地是近几十年填海造陆形成的;近三十多年来,上海市自然原因和人工建设,增加的土地面积据说多达八百平方公里左右。

▲新城这一片很多都是填出来的

第二个原因,上海如果看作半岛,可能分界点不好取?半岛在地理上的定义是:一面同更大的陆地相连,另外三面被水包围的陆地。半岛的范围怎么算?陆地海岸线或湖岸线向水域凸出的两个点之间连线,就是半岛分界线,分界线向水域一侧的陆地就是半岛的范围。

例如世界第二大的印度半岛,很多人分不清从哪里开始算,其实不在最细的一截,而是从阿拉伯海一端海岸线开始凸出的A点,与孟加拉湾海岸线开始凸出的B点连线才是分界线。

第三个原因,上海市大陆部分三面临的“水”,性质不一样,东边是东海,南边钱塘江口以外的杭州湾,都是海洋;而北面的长江口虽然有潮水,但主要还是属于河流性质,河流属于陆地系统。相对于海洋来说,陆地系统要看做一个整体,即上海市和江北的南通,西边的长江两岸土地,是整块大陆。这样看的话,上海只是东边和南边两面临海,西和北两面连着大陆,称不上半岛了?

发布于 2025-10-12 12:12
收藏
1
上一篇:沙特阿拉伯,凭什么占据阿拉伯半岛七成领土?揭秘其独特优势 下一篇:探寻那些个世界上重要的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