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重新定义「大厂」,新时代下的产业巨头新画像

是时候重新定义「大厂」,新时代下的产业巨头新画像"/

的确,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大厂"这个词汇的含义也在不断演变。过去,"大厂"通常指的是那些规模庞大、市场占有率高、品牌知名度强的大型企业,尤其是在制造业和传统行业中。然而,在当今的数字时代,"大厂"的概念已经扩展到了互联网、科技、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
在互联网和科技行业,"大厂"通常指的是那些具有强大技术实力、创新能力和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公司,如谷歌、苹果、亚马逊、Facebook等。这些公司不仅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巨大,而且在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方面也具有很高的标准。
同时,随着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的兴起,"大厂"的概念也在不断扩大。例如,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中国互联网巨头,以及Uber、Airbnb等全球性的平台型企业,都被认为是"大厂"。
总的来说,"大厂"不再仅仅指规模和市场份额,而是更多地关注企业的创新能力、技术实力、市场影响力和社会价值。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重新定义"大厂"这个词汇,以更好地反映当前的商业环境和社会需求。

相关内容:

「核心提示」

这是一场打破传统的认知革命。


作者 | 秦海清

编辑 | 刘杨


如何清晰地定义一家企业,对企业经营、市场投资很重要,对求职者应聘、员工自我认同也很重要,但是随着业务线不断扩充,很多“大厂”涉足的领域无远弗界。

譬如华为,成立之初不过是一家销售代理商,后来搞自研,渐成全球顶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但大众所熟知的华为是一家智能手机厂商。美团的王兴曾呼吁用HAT代替BAT,这又把华为放到了互联网公司的行列里。

小米也是一样,雷军在小米上市的公开信中,称小米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但行业人士对小米的“互联网”身份一直颇有争议,现在小米官方称自己为消费电子及智能制造公司。

再如京东,刘强东在中关村创业时从线下柜台销售起步,后来转型电商,现在又是线上线下全渠道零售;且不同于其他电商和零售企业,京东从一开始就坚决自建物流体系。目前京东的业务范围涵盖零售、科技、物流、健康等领域,自身定位于“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言——“认识你自己”,他希望人们发现人普遍的本质、自身的要义。

对于华为、小米、京东这些“大厂”而言,它们普遍的本质是什么?很明显,科技性是上述“大厂”共有的属性之一,但“科技企业”还不足以完整定义它们。

现在,这些“大厂”已经有了一个共同的、可能重塑公众普遍认知的身份——新型实体企业。


1、“新型实体企业”呼之已出


2021年5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首次明确数字经济产业范围,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部分,总共分为五个大类:01数字产品制造业、02数字产品服务业、03数字技术应用业、04数字要素驱动业、05数字化效率提升业。

前四大类属于数字产业化部分,主要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

05大类属于产业数字化部分,指应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为传统产业带来的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涵盖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数字商贸、智慧能源等数字化应用场景,体现了数字技术已经并将进一步与国民经济各行业产生深度渗透和广泛融合。

在这一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批具备实体企业基因、又有数字技术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它们正成为新时代数实融合的注脚。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指出,新型实体企业正是国家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产物,可以是来自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代表如华为,也可以是来自流通和供应链行业数字化转型代表如京东。

用国家统计局的分类标准来看另一家“大厂”小米,其官方自称的“消费电子”属于01数字产品制造业,“智能制造”属于05数字化效率提升业,它已成为横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典型代表。

全球第一大动力电池制造“大厂”、今年市值首破1万亿元的宁德时代,也在积极进行数字化升级。12月21日,宁德时代创始人兼董事长曾毓群在2021高工锂电年会上称,材料创新本质上是计算水平的比拼,宁德时代正在持续打造全球领先的数字化研发平台,将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都嵌入到电池研发。

曾毓群表示:“这个平台大大加速了我们在钠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无钴无贵金属电池等新化学体系方面的研发进程。”并且,得益于人工智能、先进分析和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加持,宁德时代可以每1.7秒生产一个电池,缺陷率仅有十亿分之一,同时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75%,能源消耗降低了10%。

2021年10月,在天津海河国际消费高峰论坛上,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发布了《2021中国新型实体企业百强榜》,华为、京东、小米、宁德时代等企业位居前列。

来源:中国企业评价协会

所谓新型实体企业,首先是一家实体企业,其次它的“新”体现在数字化。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以实体性、科技性和生态普惠性这三项一级指标,构建了新型实体企业评价体系,这是新型实体企业的核心特征,也是外界重新认识“大厂”的坐标系。

“实体性”很好理解,指的是企业必须拥有实体性生产资料,直接承担商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任务,创造实体产业价值,通常直接雇佣大量劳动力,固定资产占比较高。这也是将新型实体企业与“虚拟经济型”“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直接区隔的属性。

比如,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京东直接聘用超过26万一线员工,运营约1300个仓库,自营商品SKU数量接近1000万,拥有包括七鲜超市、京东家电专卖店、京车会等在内的数万家线下实体门店。

正如京东集团副总裁曾晨所言,从对物流、自营商品和线下实体门店的投入来看,京东是一家重资产运营模式的企业,与仅限于流量和交易环节的“互联网平台型”企业有着本质区别。

新型实体企业的“科技性”,体现在依托技术和人才禀赋优势,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是加快科技创新的生力军,通常研发投入强度较高,研发人员和发明专利数量较多。

2021年9月,宁德时代被世界经济论坛(WEF)评选为“灯塔工厂”,成为全球首个获此认可的电池工厂。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共有研发人员7878名,正在申请和已拥有的国内外专利达到了7229项。

“宁德时代累计投入研发经费超过160亿元”,曾毓群透露,宁德时代全球首创的无模组技术(CTP)电池目前已升级迭代出第三代:针对续航痛点,把能量密度和体积效率都做到了业界最高;针对安全痛点,实现了无热扩散的最高安全要求。

“生态普惠性”,是指新型实体企业通常在工业生产、商品流通、信息通信、民生保障等领域作为“基础设施建设者或运营商”,为产业提供技术赋能、普惠共享的生态底座,或是担当“数字科技服务商”角色,发挥自身技术外溢效应,有力带动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12月21日,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生态论坛上,华为发布了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技术“星闪”,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车机互联,让车主更好地控制车辆,还可以运用在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等其他领域。

而在新一代“星闪”技术发布前,2020年9月,华为就牵头成立了星闪联盟,有140家企业在这个产业生态中,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和普惠共享,其中不乏歌尔股份、比亚迪、长城汽车、美的集团、浪潮信息、四维图新、海康威视等这些上榜百强的新型实体企业。

总之,“新型实体企业”现象呼之已出,再单纯地认为华为、京东、小米是“互联网大厂”已属片面;同样,宁德时代、美的、比亚迪、长城汽车等也早已脱离了传统制造业,是国内智能制造“大厂”的典范,属于有科技加持的先进制造业行列。


2、“新大厂”有什么用?


新型实体企业这些“新大厂”的价值,不局限于“自己吃饱”,更在于“输出价值”。

早在2019年,任正非就断言,数字经济未来会蓬勃发展,将会超过前工业革命的规模。2020年12月,任正非赴山西考察全国首座5G煤矿,此后不久,太原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成立,将华为的5G技术充分用于采矿服务。

在实验室揭牌仪式上,任正非表示:“华为以前的通信网络主要是联接千家万户,为几十亿人提供联接。但是到了5G时代,主要的联接对象是企业,比如机场、码头、煤矿、钢铁、汽车制造、飞机制造……”

今年10月,华为正式组建了海关和港口军团、智慧公路军团、数据中心能源军团和智能光伏军团,向产业数字化领域大举进发,意图对各行各业大量输出华为的数字技术。

再看比亚迪。2020年疫情初期,口罩一时间成为“稀缺资源”,作为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竟然从零起步制造口罩机、生产口罩。

比亚迪调集3000名工程师、10万名产业工人,3天出图纸、7天出设备、10天量产、20天做到全球第一,最高日产量达1亿只,是疫情前全球产量的5倍。

据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会上的介绍,比亚迪之所以能短时间内生产巨量口罩,除了依靠既有的制造实力,一个重要保障就是比亚迪搭建了大量的数字化、自动化生产线。比亚迪高度重视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不断探索研发信息化、生产数字化和产品智能化。仅用7天时间,比亚迪就在8个基地建成了5000多个信息网络终端,实现了口罩生产信息化和智能化量产。

比亚迪的口罩生产车间/视觉中国

而京东,对外输出的价值首先是其供应链能力。自建物流体系是京东区别于其他电商、零售企业的特点,现在,京东的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已经遍地“开花结果”。

陕西周至县有全国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而在20公里外的武功县,京东联合当地政府今年打造了西北最大的产地智能供应链中心。

周至的猕猴桃摘下后,可以入库到武功的“智能链”,一旦有消费者下单,就直接进行质检、打包、发货,次日就能送抵全国百余个城市。这个“智能链”还辐射到新疆阿克苏、库尔勒,甘肃天水、平凉、庆阳等地,破解了偏远地区生鲜农产品上行难题。

京东还把供应链能力送上“不包邮区”西藏。

早在2011年,京东就在西藏开设第一个配送站。当时,京东快递员耗时11天,半夜翻越5000米海拔高山再陡降3000米,走过“川藏公路最凶险的路段”,沿着悬崖下坠落的汽车残骸行进,才把一台冰箱送进西藏墨脱县门巴族人拉杰家中。

效率需要提升,怎么办?那就在西藏自建仓储物流园。

2017年,京东拉萨仓储物流园区投入运营,把当地的网购收货速度提升到最快拉萨“当日达”。今年6月,京东在西藏建成首个大型高智能化物流仓,实现80%的商品本地发货,并通过大规模使用搬运机器人“地狼”提高拣货效率2-3倍。同时,县区级的运送网点也达到43个,林芝、日喀则、山南等地区实现“次日达”,最偏远的阿里地区也从原来的8-10天压缩到3-4天。

不仅是物流大提速,京东还开设了22家线下京东家电专卖店,曾经送往墨脱走了11天的冰箱,变成门店有货的话,1天即达。

京东快递在藏民家中送货

无论是华为的产业数字化“军团”、比亚迪的口罩生产线,还是京东的数智化社会供应链,都在诠释着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的融合,而新型实体企业这些“新大厂”,可以说是从实体产业中来,又到实体产业中去。

在瞭望智库召开的“产业为本,数字为翼——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新型实体企业能够深度理解和融入实体运营,又拥有创新的数字技术能力和丰富的场景化应用实践,已成为相关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表率,并开放自身技术能力,发挥生态普惠作用,对提高实体经济的供给质量和效率有很大帮助。


3、新大厂之“大”


新型实体企业这些“新大厂”的“大”,不在于规模大,而是责任大。

中央高层多次强调,“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

刘世锦表示,强调发展实体经济,并非简单回到传统的实体经济,不是仅重视发展物质形态生产,不是把所谓的“硬科技”与“软科技”对立起来,“我们面对的实际上是两种不同实体经济,一种是传统的竞争力下降、过剩严重的实体经济,另一种是数字化赋能、生产率大幅提升的实体经济。”这也是新型实体企业区别于传统实体企业的特征。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

专精特新企业长期深耕细分领域,专业化程度高、创新能力强,是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培育三批共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各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据了解,京东已服务全国近70%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其“补链强链”,实现降本增效。

具体而言,京东通过自身供应链与专精特新企业产生深度协同,帮助它们打破供应链“孤岛”、补齐短板,增强抗风险能力,从而达到“补链”效果。通过产业生态圈建设,将它们纳入京东企业业务服务商体系,拓展其服务大型企业的空间;并在人才培养、技术输出、创新协同等方面精准对接,提升它们在各自专业领域的技术服务能力,从而达到“强链”效果。

目前,京东已探索出一条大带小、新型带传统的有效路径,逐步构建起基于供应链协同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生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景德镇,被誉为“全球最古老的工业城市”,一千七百多年前因瓷器而兴。到上世纪末,工业化水平落后、产品与市场脱节、运输成本高等问题接踵而来,景德镇渐渐不复昔日荣光,落后于广东潮州、福建德化等工业新贵。景德镇陶瓷产业期待重回巅峰——这一次,支点变成了“数字化”,当地政府携手京东共同撬动了杠杆。

在景德镇政府的产业规划中,数字化是重中之重,重点推进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与陶瓷产业创新融合。

京东零售云为景德镇打造统一的数字化流通平台,沉淀数据资产,服务于陶瓷产业数智化升级;优质陶瓷产品入驻京东,通过自营、拍卖等多种零售形态精准锁定消费群体;紧扣陶瓷产业的特殊性,京东物流发挥仓储和运输网络优势,降低物流成本和破损率;京东自有品牌深入当地上游制造工厂,通过C2M产品开发合作、供应链协同、品牌加持等方式,带动产业发展活力。

有了以京东为代表的“新大厂”来助攻,千年瓷都的窑火借着数字化“东风”越烧越旺。

其实,不单是陶瓷这样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过去经济较为落后、缺乏产业支撑的小城,也会因“新大厂”落户焕发生机。

2009年京东客服中心落户宿迁,当时只有80人,如今已扩建成数万人规模的数智化客服中心,每天有条不紊地解决来自全国海量的客服需求。

而当京东打下人才培训、标准设立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基础后,小米、百度等一大批企业看上宿迁在智能客服行业的优势,也纷纷落地客服中心。

京东宿迁客服中心

并且,基于京东云技术支持的智能城市操作系统,宿迁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今年投入使用。这个数智底座实现了城市状态一网感知、城市数据一网共享、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并且还在不断迭代,有力地支持了宿迁智慧城市建设。

宿迁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


4、“新大厂”的未来


“新型实体企业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断言。

他认为有三个信号:

第一,中国作为全球工业制造大国,行业最全、门类最完整、上下游链条成熟,是联合国公认的发展最好的工业体系国家。如何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要用数字化技术与现有传统制造业实体企业相结合,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这是下一步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的新内涵,关系到未来30年、50年的长远发展。

第二,数字技术、数字产业加上实体经济所形成的新型实体企业,不是1+1=2,而是1+1>2。把新技术、高科技成果运用于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上,是一种新的经济活力表现,它会像化学反应那样产生强大的能量,为现有的实体经济升级、特别是传统制造业带来加速度。疫情冲击过后,未来全球将出现制造业技术、资本和人才东移,中国将是东移过程中最被看好的国家。

第三,新型实体企业这种软实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产业经济的结合,深入到中国工业、农业、科教文化、商业等经济各个领域,会带来质的飞跃,加上中国又是全球超大规模市场,这些将促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创新中心。而这种创新,将推动中国经济成为全球引领。

“新型实体企业目前从全国来看,还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但下一步它所释放的增量,将超过原有的传统产业,也将超过单纯的科技产业。”魏建国表示。

换句话说,“新大厂”们面对的是一片数实融合的广阔天地,未来大有可为。

发布于 2025-10-12 07:58
收藏
1
上一篇:“问吧|大厂如何从投奔到逃离,揭秘留住年轻人的关键策略” 下一篇:独家绽放,只有日本才能领略的20种独特原生花卉名录